糖心小甜饼流云:糖心紫萱和宸荨樱桃是一个人吗-牛津公布2024年度词:大 脑 萎 靡
原创 简单心理
你可能有过这样一种体验:
忙完一整天的工作后,你想要放松片刻,却不小心熬夜刷手机到很晚。
忘记具体干了什么。只记得不停在各种 app 之间跳来跳去,扣扣搜搜花了很多钱,忙忙叨叨但什么也没做。
第二天起床后,明显感觉智商有所下降,主要表现为一种睡眠不足后频繁懵圈的卡顿症状。
放心!你不是一个人。
牛津词典公布了 2024 年年度词汇:Brain rot(大脑萎靡)。
它描述的是一种大量消费劣质互联网内容、视频后导致的精神萎靡状态。牛津词典团队称,2023-2024 年间,该术语的使用频率增加了 230%。
是的。字面意义:脑子烂了。
1854 年,梭罗在其著作《瓦尔登湖》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来批评当时整个社会贬低和嘲笑复杂性思考,陷入肤浅「奶头乐」的倾向。
170 年后,人类在梭罗的先见之明中越陷越深。我们有了更繁重的工作,更原子化的人际关系,但也有了更智能的硬件和五花八门的软件。
有时我们一天之中最唾手可及的放松,就是下班后瘫在沙发里一动不动,等待算法把你最感兴趣的那部分东西精准投喂到嘴边,享受一种被照顾的溺爱感,被取悦的退行感。
然而,这种被「没有营养、没有效率的劣质内容」所支配的人生,常常使我们陷入困境。
理智上明知道不行,为什么还总是陷入这样的怪圈?
01
大脑时不时渴望一点精神垃圾,这没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都有几种「劣质爱好」。
比如,花整个周末追泡沫剧,看「品位堪忧」的网络小说,大晚上情绪性暴食,或者明明知道还有好多重要的事没做,却熬夜玩手机到三四点。
一个朋友曾对我灵魂发问:你为啥总是说工作累累累,一看消消乐打到 1832 关啊?
这种让人心虚的快乐叫做「罪恶快感(guilty pleasure)」。
香港作家陈冠中形容罪恶快感是「永远嫌自己不够瘦的人偷吃哈根达斯」,是「电影学院老师躲在家里看《霹雳娇娃》」。
它具备 3 个特点:
▨ 虽然不犯法,但你在道德上认为这种物质/活动是不正常、不恰当、不正确的;
▨ 你享受(或经常从事)这种物质/活动;
▨ 你为自己偶尔沉溺于此感到愧疚、心虚、羞耻。
存在一些研究发现,罪恶快感不仅常见,还有诸多好处。比如让大脑的「意志力肌肉」得到放松,提高耐挫能力,提升长期幸福感。
如果你只是偶尔需要一些「土狗剧」「猫猫 meme」来让自己喘口气——别不好意思!只要不伤害别人,愉悦没有高低之分。
▷ 我不相信「罪恶快感」的存在。如果你喜欢某样东西,去喜欢!这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问题所在:「朋克摇滚?你不该喜欢,那不够酷」「喜欢小甜甜布兰妮,不酷」「读垃圾小说,有毒」……去你的!这就是我!——Dave Grohl(图左)
02
「错失恐惧」,以及被接纳的需要
所有与内容打交道的编辑同行们,也许都会同意:这个时代的信息茧房是如此严重。为了听懂同事的选题,一天不上网都不行。
我们也经常会发现,自己不停刷手机、朋友圈或新闻网站,只是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热点和流行事物」,或者是为了「和周围的人有话说」。
研究者们称之为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FoMO)。这是一种对错过重要信息以及建立关系和互动机会的焦虑。
潜藏在焦虑之下的,可能是一种被同伴接纳、被社会肯定,以及得到群体归属感的强烈需要。
这种焦虑驱使你做出对自己生存有利的行动——不断看手机,查漏补缺新出的 meme,关注朋友的社交动态,以及确认自己仍然在被关注。这些行动使你确认,你仍然属于「你们」。
心理学家 Adam Alter 说,如果这些人际纽带遭到剥夺,人会体验到一种沉重的痛苦,这种叫作「社会死刑」的感觉会很持久,让我们回忆起那些被排斥的过往。
03
你可能在逃避一些重要议题
如果你总是抱着手机刷到深夜,但其实也并没有很想这么做时——精神分析师 David Morgan 认为,这也可能是为了分散注意力,为了「离自己远一点」。
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于寻找分散注意力的东西,以至于无法忍受和自己共度一个晚上。这是一种隐藏自我的方式,因为洞察自己需要心理空间」。
人们总是发明各种各样的方法来回避面对重大议题。我的观察是,很多这么做的人,其实对「自己正在逃避什么」心知肚明。
如果一个人平时懒得做家务,却突然开始行动力爆棚地刷马桶——那多半是因为他有一个更害怕面对的 DDL 即将到来。
▷ 《天气预报员》
04
自我概念和「被比较的陷阱」
一家心理健康网站指出,Brain rot 还可能是一种自我价值感被损害的结果。因为「精装修」朋友圈和不真实的炫耀,可能导致人们焦虑和抑郁程度加剧。
在互联网上,我们很容易以单向度的方式来记住一个人。比如:心理博主、装修爱好者等等。
心理治疗师 Michelle Maidenberg 认为,「这可能会让人摒弃或否认与我们自我形象其余部分不一致的部分,从而降低自我认同感。
「身份」是多维的、复杂的、不断变化的,不仅仅是外貌、工作、品味……这些被赋予很大社会期望的东西,当然也不仅仅是那些被精雕细琢过的滤镜摆拍。
当我们愿意更用更复杂的维度(而不仅仅是社交媒体上看起来怎样)去了解一个人时,我们就完成了一次短暂的边界设定行为,并允许自己描述一个更复杂、更立体的我(当然也更真实)。
05
成瘾性设计:很少的精神能量,不可预测的奖励
沉溺于刷段子、劣质短视频内容后一段时间,我们常常会自责不已:又是不自律的一天,我好差劲。
但这也许并不是一个和意志力有关的问题。
心理学博士 Adam Alter 在《欲罢不能》一书中认为:数字时代的环境和氛围,比人类历史上的任何时代都更让人容易成瘾。在电子屏幕另一端,有数千人在努力让自己所制造的产品「无法抵挡」,目的就是破坏你的自律。
换句话说,我们在当下所消费的大多数娱乐和科技产品,本身就是为了成瘾而设计的。
人们有时会评价某个 app 说:虽然很多内容低俗、重复,但偶尔也会发现一两个好笑的(你懂我的笑点),一两个有用的(我就说能学到东西吧)。
这听起来很耳熟:小额入场成本,即时反馈,以及有奖励(但不确定)。这就是上瘾装置的设计——如果你去观察拉斯维加斯赌场,成瘾性最强的就是那种「支持以一分钱面值下注」的老虎机。
▷ 人类学家 Natasha Dow Schüll 在《运气的诱饵》一书中展现了对成瘾性设计的全景式调查
心理学家 Skinner 在 1938 年做过一组著名实验。当小鼠按下杠杆就可以得到食物时,它们学习了如何按下杠杆。当奖励变得不确定时,它们变得更疯狂。即使食物掉落的概率变得极低,小鼠仍然会在杠杆那头沉迷很长一段时间。
当我们消费在线低劣内容时,它的成瘾性首先表现在「触手可及」,几乎不需要成本(不管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
其次是奖励的不确定:可能刷 50 条短视频,你才能开怀大笑 1 次。但如果你处于一个容易成瘾的状况中,也许 1 次就够了——毕竟,上瘾的本质不是奖励,而是「渴望」。
虽然成瘾物质/行为可以在瞬间让你进入高多巴胺状态,但迄今的许多研究发现,多巴胺的不正常高分泌,最终会导致多巴胺缺乏。这是因为,上瘾会劫持、破坏「欲望多巴胺」回路,所以成瘾者会发现自己需要的刺激越来越多,但收获的快感却越来越少了。
提示:对于碎片化社交媒体和短视频成瘾风险高的人,研究者观察到一种独特的「时间扭曲(time distortion)」现象。即:过度消费短视频的人,往往能够意识到他们花费了太多时间(并高估自己花费的时间)。短视频使用频率越高,这种时间扭曲就越严重。
如果你感到长时间的失控、不安,或沉迷某件物质/行为给生活造成了严重痛苦,请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作者:江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