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为啥扯到“自愿弃核”?
当地时间 4 月 18 日,乌克兰政府正式公布了与美国达成的矿产协议意向备忘录文本。备忘录中特别提到,美乌双方承认乌克兰自愿放弃世界第三大核武器库。自从苏联解体后,乌克兰继承了近 20% 的苏联核武库,一夜之间成了世界第三大核武国,但后来乌克兰也展开了分阶段的弃核进程。如今,在与美国的矿产交易谈判中,为何又再次重点提到 " 自愿放弃 "?乌克兰希望通过这一 " 自愿 " 的举动,换取什么呢?
保障国家安全的 " 王牌 " 却变成 " 甜蜜的负担 "
冷战期间,苏联为对抗美国,在境内广泛部署核武器。乌克兰作为毗邻北约的苏联西南前哨,成为战略要地。苏联在乌克兰境内建立了大量核基础设施,包括导弹基地、核弹头储存设施、核研发机构等。直到 1991 年苏联解体时,乌克兰境内有约 2000 件战术核武器,以及约 1900 枚核弹头,数量位居世界第三。
但这些看似能够保障国家安全、提升国际地位的 " 王牌 ",却逐渐演变成乌克兰难以承受之重。首先,维护如此庞大的核武库,需要巨额的资金,这对于刚独立且财政状况薄弱的乌克兰而言,无疑是一笔沉重的负担。其次,美俄的干预,不断动摇乌克兰 " 拥核 " 的信心。当时,美俄一致要求乌克兰弃核,以避免扩散风险。如俄罗斯就曾发出 " 断绝提供燃气 " 的严厉警告,而美国则开出高额援金,以换取乌克兰弃核。更重要的是,乌克兰虽然继承了这些核武器,但是发射密码和指挥权仍由莫斯科掌握。对此,乌克兰首任总统克拉夫丘克这样评价:" 我们虽拥有核武器,却缺失控制、测试以及再生产的体系,如此便如同手握手榴弹的猴子。"
全面弃核 乌克兰已签署多份协议
事实上,早在 1991 年,美国和苏联就签订了 " 第一阶段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START Ⅰ)。但仅仅五个月后,苏联解体。
为了适应新的变化,1992 年 5 月,美国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乌克兰在里斯本继续谈判,签订了补充条约 " 里斯本议定书 "。根据议定书,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乌克兰三国将核军备的管理权转移至俄罗斯,以期条约的实施更为顺畅。1994 年 12 月,乌克兰、美国、俄罗斯和英国在布达佩斯签署《布达佩斯安全保障备忘录》,标志着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正式生效。
1996 年,乌克兰将所有战略核武器移交至俄罗斯。2001 年,乌克兰销毁了位于佩尔沃迈斯克的最后一口核导弹发射井。
乌克兰 " 拥核 " 呼声渐涨 美国不好过
随着俄乌冲突等状况的出现,乌克兰国内对于重新拥核的呼声日益高涨。
2014 年,时任乌克兰议会议员的帕夫洛 · 里扎年科曾受访表示," 因为这个协议,我们放弃了核武器。现在,乌克兰有一种强烈的情绪,认为我们犯了一个大错误。"

直新闻评论员石宏分析,乌克兰想重新拥核,主要是出于自保以及对美西方不信任所致。另一方面,从泽连斯基去年 10 月和今年 2 月两度公开表示 " 乌克兰计划重新拥有核武器,否则必须加入北约 " 来看,他显然是将 " 重新拥核 " 作为敦促北约接纳乌克兰的一张牌来打。
石宏指出,对于乌克兰的这张牌,美国坚决反对,是既不同意乌克兰加入北约,也不允许乌克兰重新拥核,而且还不答应给乌克兰提供任何安全保障。双方僵持之下,特朗普发现泽连斯基并不是个好拿捏的软柿子,一点儿不给乌克兰好处,那么泽连斯基真有可能在拥核方面采取实际行动。备忘录中对乌克兰弃核的肯定,可以看做是美国对乌克兰的一种安抚,避免泽连斯基 " 暴走 "。

石宏认为,乌克兰很可能是得到了美国继续援助的承诺,这才公开给美国面子,在备忘录中表示自己是自愿放弃并销毁核武器的,言下之意就是以后不再寻求拥核了," 所以在我看来,乌克兰是丢了一些面子但拿到了一些里子,而美国则恰恰相反。"
作者丨郭永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