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和:谈陈垣先生的学术

我不是糖心vlog 财经 2025-02-25 1 0

刘家和,1928年生,江苏六合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中外古史比较研究的领军人物。师从钱穆、唐君毅、牟宗三等。刘先生兼治经学和史学,着眼于在实质层面回应黑格尔关于中国历史的观点,力图打通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中西历史比较研究,同时致力于哲学方面的思考。本文来自刘家和先生的学术和生活自述《困学卮言》。

历史学者所读的书当然离不开史书,包括史料。史料分一手、二手、三手,我们怎样找到史料?找到后怎么读?史料内容可信度有多高?发现不同史料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有不同怎么办?所述内容是否能懂?这些都是有关读书的问题。史料一词过去也叫作史源(historical sources),研究史源的学问叫作史源学。陈垣先生是史源学大家,我们可以围绕他如何治学谈谈找史料的问题。

陈垣(1880年11月12日—1971年6月21日)

陈垣先生读了梁启超对玄奘事迹的年代考证,提出反对意见。梁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中讲述,他在给玄奘作年谱的过程中发现有年代的问题。依据玄奘弟子所著的《续高僧传》和《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玄奘离唐西行的年代是贞观三年(629年),返唐时间为贞观十九年。梁先生认为,返唐时间没有问题,问题是离唐年代。因此,他做了非常详尽的考证,最后将玄奘出发时间从贞观三年改定为贞观元年。梁氏的论证有好几个方面,其中重要的有两点:第一,玄奘回唐的年代为贞观十九年,在外十七年,但是,掐头去尾计算,如果贞观元年出行,在外十七年,也可以是贞观十九年返唐。第二,梁氏从玄奘途中所见之人方面考察,以定其离唐年代,这一另辟蹊径的手法无疑是匠心独具的。他发现玄奘在西突厥见到了当时的叶护可汗,立刻查阅了有关史料。他先查到晚出的《资治通鉴》说叶护可汗于贞观二年被杀,但不甘心,他要从正史中查出《资治通鉴》所依据的材料。最后他在《新唐书·薛延陀传》中找到叶护被杀于贞观二年的记载。梁氏因此指出,如果按照传统的贞观三年出行的说法,玄奘不可能见到叶护可汗,因为后者于贞观二年既已被杀,因此他的贞观元年之说成立。

对于梁启超先生的论证,陈垣先生进行了进一步的考证。陈先生指出,宋代的《资治通鉴》中贞观二年叶护被杀之语,源于唐代的《通典》,《通典》明言叶护于贞观元年见弑,而《通鉴》割裂原文,说成二年,有误。另外,陈先生发现,《册府元龟》也明确记载西突厥的“统叶护”(叶护可汗)在贞观元年为伯父所杀,并指出,《册府元龟》记载唐代史事,多依据《实录》按年编排,史料可信度很高。更重要的是,陈先生依据《通典》发现,西突厥的叶护可汗有两个:统叶护和肆叶护,后者是前者的儿子。贞观元年,统叶护被伯父杀死,伯父自立为俟毗可汗,而统叶护之子肆叶护与俟毗争立并于贞观三年统一西突厥。玄奘于贞观三年出发,贞观四年抵达西突厥,所见可汗是肆叶护而非统叶护。如此,则法师贞观三年离唐之说不误。陈垣先生的论证,不仅解决了玄奘西行的年代问题,而且使西突厥统叶护被杀,俟毗篡位,肆叶护复仇并重新夺回汗位这段历史重现在史学界。

梁启超先生透露,他为玄奘作年谱时,凭借的史料合计不下二十种。我们看到,尽管梁氏尽可能搜集史料,但他仍然遗漏了《通典》和《册府元龟》两部重要的著作。他所依据的,主要是《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也许他只相信正史。陈垣先生没有局限于正史,他能够利用政书《通典》和类书《册府元龟》这样的材料,深知其可以补足正史的缺失,甚至可以纠正正史的错误。《通典》著于唐代,叙述唐以前制度所依赖的是二手材料,而叙述唐代情况则依据一手材料,因此对唐代的叙述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另外,《册府元龟》从宋代的散佚到后来的残卷借从日本拍照之机而留存之命运,使陈垣先生对它有特别的关注。

上述对梁先生和陈先生引用史料的对比并没有抑梁扬陈的意思,我只是想说明,搜集史料的问题不容小觑,它可能直接影响到学者的观点和结论。大师不免有疏忽的时候,何况我们?有了一个研究题目,进行史料的搜集时,要尽量做到占有所有的史料,所谓竭泽而渔。梁先生没有做到,而陈先生做到了。再者,读书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博览群书可以为研究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博览群书的前提是认为自己的知识不够,必须加倍努力。如果满足于现有的知识,很难产生读书的动力。陈垣先生在六十九岁时曾对学生们说:“我明年七十,更觉得所见太少,所知太少。并非自馁,亦非自卑。诸君比我聪明,三十五岁时将与我相同。”(《史源学实习及清代学术考证法》)这句话听起来是谦虚之言,但我相信,这是陈先生一生的座右铭,他对知识的不断追求,正是源于此。

陈垣先生说,做学问搜集资料,要“竭泽而渔”。张之洞的《书目答问》这本小书,陈老两年内读了两遍,第二遍比第一遍读得还要细致。“泽”就是知识结构。现在的人主要靠上网找资料,输入几个关键词,就找到所有的材料,可以说是“一网打尽”,与竭泽而渔差不多。但是,网上搜寻只是一个捷径,只能是一时有效。对做学术的人来说,人脑要先于电脑而动,电脑要因人脑而用,这种主从关系不能反过来。《书目答问》告诉我们如何做学问,告诉我们最基本的材料都在哪里。搞古代史,要先从清代的学术史入手。读《左传》,如果仅仅从《左传》的“文”开始读,就缺少了“献”这一部分,即后人,尤其是清人,对《左传》的研究。《书目答问》所列的史学、经学、小学与这些的关系,十分有用。所列的史学家,有几个不是经学家?有几个不是小学家?一流的史学家同时又都是经学家和小学家。史学部分有不同的门类,清楚地掌握这些门类,头脑中就形成了知识结构的网络,有层次,也有一个一个的泽。每个问题都属于某一个具体的泽,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它的泽中寻找答案,做到竭泽而渔。找错了泽,就无法获得资料。大海不是泽,无边无际,无处入手,让人如同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泽与泽是搭界的,类似洞庭湖,包括多个湖,一个湖就是一个泽,面积是有限的。研究一个题目竭一个泽,研究做多了,这些泽在头脑中就形成了知识库。

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研究元朝的“色目人”汉化的程度。这是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过去人们对清朝满人的汉化情况了解很多,对色目人的情况了解很少。史书中提到色目人的名字,将他们的事迹寻找出来就不容易了。陈垣先生看了几百种书,除史书之外,还有小说、笔记、书信、文集,等等。他是如何知道从这些材料中寻找的?关键就是他平时头脑中就有一个个的泽。

我要提倡陈垣先生的治学方法,并弘扬光大。我一定要向有关领导建议,否则我对不起我们的民族。我能活多久,这是上天的事,我只管自己的事,能做就做。我希望能办一个关于陈老治学方法的研讨班,国际性的,不仅有国内学者,也要有西方学者。现在西方汉学家读古书的能力远远不如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大学者。

有几个词,我发音不准,一个是血统论,一个是学统论。前者是血缘关系,我们称为血统;后者是师从关系,称为学统。还有一个词是水桶论。就学统方面说,现在与陈垣先生有过学术关系的人,已经很少了。他的学术一定要被继承下去。我觉得陈老是有意识地补足自己的短板,哪方面不行,就补哪方面。陈老与当时的国际汉学界保持联系和交流,尤其与法国的伯希和(Paul Pelliot)交往甚密。现在法国没有伯希和了,中国没有陈垣了。

黄宗羲的《明儒学案》非常重要,开创了中国学术史。他将明儒的学统关系讲得很清楚,包括纵向的师承,横向的同门,各有什么书,各有什么见解。后来他又开始写《宋元学案》,但没有做多少,由全祖望接手完成,篇幅比《明儒学案》大很多,也很精。陈垣先生对这两部“学案”的内容非常熟悉,可见其重要性。顾炎武的《日知录》是考据性质的札记。顾炎武之前有王应麟的《困学纪闻》、黄震的《黄氏日钞》,顾炎武之后是钱大昕的《十驾斋养新录》,这部书做得最精,学术上有很多新发现。我写那篇关于《日知录》的文章时,不知道应该读《黄氏日钞》,这说明我不够资格研究顾亭林。经陈老的指点,自己才惊醒。顾亭林是反对陆九渊和王阳明的,黄梨洲兼采陆王。在经学领域里,顾亭林是汉学经学家,黄梨洲是汉学兼宋学的经学家。顾亭林和王伯厚(王应麟)的书很有意义,都是在亡国后写的。王应麟、顾炎武的著作寄托了关于亡国的思绪。《日知录》刻版时,原文有改动。顾炎武提到的“国朝”是指明朝,刻版时改为“前明”。陈垣先生在抗战中写《通鉴胡注表微》,也有同样的共鸣。

陈垣先生有爱国思想。他用全祖望《鲒埼亭集》作史源学教材,表彰清初的明朝遗老。全祖望是乾隆时期的人,但他有明代遗老思想,也是个全才,通经学、史学、小学、诗文。黄梨洲写《宋元学案》,但是没做多少,大部分是由全祖望做的。这是中国第一部学术史。宋朝末年的文天祥、作《困学纪闻》的王应麟、作《文史通考》的马端临、作《黄氏日钞》的黄震,他们都是同科的。陈老在沦陷时写的《通鉴胡注表微》寄托了民族情怀。

史学界的“二陈”,即陈寅恪、陈垣,刻意不碰经学,因为经学有很多不可解决的问题。陈寅恪先生说自己“不敢观三代两汉之书”,这看起来是谦逊之辞,其实是因为先秦两汉的书很少,语焉不详,证据不足。陈垣先生直到七十岁时,才准备通读《十三经》,但后来没有实行这个计划。他们一辈子只做史学,不做经学。他们经历过两种摈弃经学的形式。一种是革新派,反对古书,比如国民党元老吴稚晖,主张将线装书扔到茅厕里去。另一派是“新儒家”,即梁漱溟、熊十力、唐君毅等人,捍卫传统。“二陈”代表了近代史学的开端,史学真正从经学中分离出来。过去经学和史学总是联系在一起的。

热河文津阁的《四库全书》转到北京,陈垣先生能够先看到。他发现《四库》缺乏有关基督教的文献,他想按照朱彝尊的《经义考》和谢启昆的《小学考》的方法补足基督教的书。搜寻所有的书,存在的,不存在的,都收录。对存在的书,介绍有哪些序,哪些跋,哪些评论,让读者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对已不存在的书,也尽量对其内容做介绍。陈老虽然不碰经学,但会采用《经义考》的方法做基督教的文献。他研究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不搞教义,而是搞宗教之间交流的历史。

研究经学的,天分低的人,考证一点具体的东西;天分高的,立足于好几个点。二者都可以成名。这样的话,功名利禄都来了。两汉以后的史料,非常丰富。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专门知识的科目也多。陈垣先生的《元西域人华化考》非常有价值,可以说是“经国文章”,大手笔,让我读起来爱不释手。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当时外族人认同的是什么文化的问题。他使用的材料,一般人都不知道,也不会用。陈寅恪认为,清代做史学的著名人物,如赵翼、王鸣盛、钱大昕等人,都是做了大官以后再做学问。他们研究历史,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了消遣。要出名,必须做经学。经学到了清代末期,已是乌烟瘴气。古文经学很腐朽,今文经学走火入魔。

我从南方来到辅仁大学,心境发生了变化。在江南大学时,上钱穆先生的课,了解他的学问。钱先生做考证,做大课题,发现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是错误的,写出《刘向歆父子年谱》予以辩驳,一举成名。钱先生也搞年代、地理、先秦诸子,等等。我非常感激钱先生,钱先生告诉了我通史的重要性,如果没有他的教导,我不会考虑魏晋南北朝史的问题。《廿四史》中,我最薄弱的是《元史》。但是,我到了北京以后,感觉钱先生在学问之精的方面,不如陈垣先生。史学界“二陈”之说,不是随便叫出来的,二位的成就有目共睹。陈垣的考证,发现叶护可汗有两个,因此指出梁启超先生关于玄奘西游年代的问题;陈先生还考证出有两个郝天挺,一个在金朝,一个在元朝,一个是元好问的学生,一个是元好问的老师,后代史家认为是一个人,陈老的这一发现纠正了史书的错误。陈老是无书不看,所以能发现别人没有发掘的东西。

顾炎武的《日知录》“停年格”条提及“辛琡”,但后人注《日知录》时,不知辛琡是什么人,遍查古书也找不到。陈垣先生发现,“辛琡”是北魏的“薛琡”,顾炎武误写为“辛琡”。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南京任临时大总统,邀请袁世凯到南京任大总统,袁不愿意脱离他在北京的大本营,因此在北京召开国会,陈垣先生任国会议员。当时陈汉章提议以孔子之教为国教,梁任公先生也赞成,这与他的老师康有为先生有关,但陈老反对。陈老研究宗教,了解基督教。他从中西文化史角度看问题,认为中国应该开放,不能闭关。英敛之办辅仁大学,当时天主教会的马相伯看中了陈垣老,同意由他担任辅仁大学校长。……陈老著《元也里可温考》,研究基督教。

陈老是做过官的,当过教育部次长,但一心想做学问,离开政治。任国务总理的梁士诒因此很不满意。如果陈老继续担任副部长,也就无足轻重了,历史上的副部长太多了。现在陈垣就是陈垣,一提中国的历史学家,其中就有他。

在南方的时候,钱穆先生给我两个影响。一个是必须要有强烈的通史意识,因此我做中国历史和西方历史,都注重一个“通”的概念,在研究横向的同时,关注纵向的。第二个影响是如果要研究先秦诸子,必须熟悉清代学者的成果,尤其是清人的考证。宏观的理论思维与微观的考证结合在一起,这就够用一辈子了。到了北京,陈垣先生给我的影响是读书要精。陈老对我关于顾炎武文章的点评,引起我深刻的反思,反思自己读书的不足之处,反思自己读书的精准度在哪一个层次,反思自己与陈老的差距,从中学习前辈的读书方法。

陈垣先生比钱穆先生长十五岁,读书比钱先生精,博的方面也胜于钱先生。陈老决不写通史,他对历史学的研究和贡献是别人做不到的。他开拓的年代学,如《中西回史日历》《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对研究历史的人而言不可或缺,不知历法行吗?陈老的《史讳举例》研究历史上的避讳,不知道避讳的规则,读古书就不精,甚至读错,能不重要吗?《释氏疑年录》讲年代,钱大昕先做,没有完成,陈先生接着做下去。陈老的《校勘学释例》,提出的对校法、本校法、他校法、理校法,就是运用逻辑,中国的历史理性也有逻辑。西方人讲究历史的真实,有两种真实:一种是符合说,所讲的东西要符合客观;另一种是连贯说,前面所说的要与后面说的一贯,不能有矛盾。陈先生的本校法,就是强调前后不能自相矛盾。

学校曾经给陈垣先生派过一位助手,那是我的学长,但他不能胜任,很快就回来了。其实若派我去就好了,但我是搞外国史的,我争取去也不行。

陈老做官,对做学问很有帮助。他能够以教育部次长和北图馆长的身份经手敦煌的材料,组织人手对《四库全书》进行整理、编号码。他找材料太方便了,别人没有这个优越条件。

谈及“文献”,陈老对我来说,就是“献”。何晏注《论语》的“文献”:“献,贤也。”

我年轻时读过梁启超先生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有了大概的了解,但后来发现他的研究不够深,没有层次。梁先生比陈垣先生大七岁,梁的学术成就是巨大的,陈没有达到梁的程度,但是读书之精,梁比不上陈。

本文节选自刘家和口述,陈宁整理:《困学卮言:史学家刘家和先生的学术和生活自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出版。

「活动」注册就送新人大礼包

84.29MB
版本V9.84.14
下载糖心独播放安装你想要的应用 更方便 更快捷 发现更多
喜欢 18%好评(87人)
评论 40
0 1 2 3 4
详细信息
  • 软件大小: 81.23MB
  • 最后更新: 2024-09-16 18:34:53
  • 最新版本: V8.28.17
  • 文件格式: apk
  • 应用分类:ios-Android 糖心vlog官方网址是多少
  • 使用语言: 中文
  • : 需要联网
  • 系统要求: 5.41以上
应用介绍
一,最新吃瓜爆料免费观看,糖心在线网
二,小结巴有喜了by,吃瓜网最新官网地址
三,糖心vlog怎么下载,txvlog现在时间
四,吃瓜爆料大全网站,林峯张馨月生的是女儿
五,糖心vlog app官方版下载,糖心vlog在线观看i
六,糖心logo官网在线网址的优点,糖心vlog网址
七,吃瓜爆料就看黑料社区,51吃瓜网永久发布地址

【联系我们】
客服热线:139-8888-666
加载更多
版本更新
V1.22.17
恶魔的甜心,奶糖直播app视频

猜你喜欢

相关攻略
包含 饿了么 的应用集
评论
  • 4天前
    淑女之心
  • yuzukitty八重神子的礼物 7天前
    糖心视频在线观看下载
  • 糖心vlog柚子猫内 7天前
    糖心vlog入口进入2023
  • 糖心app演员大全 6天前
    今日黑料 独家爆料 正能量
  • 糖心网页版怎么进 2天前
    吃瓜不打烊-八卦爆料在线吃瓜
  • 桃子酱六部曲叫什么 4天前
    糖心vlog app官方版下载
  • 51cg10今日吃瓜 5天前
    txvlog官方版
  • 最美情侣免费视频 4天前
    md0070沈娜娜苏清歌团圆火锅
  • 吃瓜爆料网不打烊 4天前
    网曝吃瓜黑料在线网站首页
  • 唐伯虎qq传媒 9天前
    糖心官方网站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