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18点此转入2o2:典心富贵软娘子-琼瑶潇洒离世,关于她的误解会停了吗?
琼瑶走了的消息,猝不及防。
更震撼的是,她选择了以自杀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留下的遗书里,她写道:
「各位亲爱的朋友知音们,不要哭,不要伤心,不要为我难过。我已经‘翩然’的去了!
‘死亡’是每个人必经之路,也是最后一件大事。我不想听天由命,不想慢慢枯萎凋零,我想为这最后的大事‘作主’。」
回望她这一生,充满着「任性与自我」,一切都按自己的喜恶而活。
曾有过旁人无法触及的辉煌,也有过被众人不解并抨击的日子。
如今,往事都已随风而去。
虽然已经很久没有见到琼瑶公开的消息,但从这封遗书中,还是可以窥得一些她晚年的生活:
当人老了,都要经过一段很痛苦的「衰弱、退化、生病、出入医院、治疗、不治」的时间,这段时间,可长可短,对于必将老死的人,是多大的折磨!
万一不行,还可能成为依赖「插管为生」的「卧床老人」。
老之将至,一生洒脱自由惯了的琼瑶,或许也无法抵御身体病痛的苦楚,所以选择了这种方式与世界告别。
但在弥留的最后之际,她还是用最诚挚、轻快的语气告诉所有的年轻人:
年轻的你们,千万不要轻易放弃生命,一时的挫折打击,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练」,希望你们经得起磨练,像我一样,活到八十六、七岁,体力不支持,再来选择如何面对死亡。
亲爱的你们,要勇敢,要活出强大的「自我」,不要辜负来世间一趟!这世间,虽然不是十全十美,也有各种意外的喜怒哀乐!别错过那些属于你的精彩!
明明是件极悲伤的事,但琼瑶的遗书中却如此清醒、欢快,以至于读起来都有股豪情。
过去那些年里,琼瑶曾经历过陪着丈夫走完人生最后光景的时刻,见证着丈夫从不认得自己的卧室,到不认识她;
如她所恐惧那般,在最后成了「卧床老人」,自此,她开始有了对死亡的思考。
我看着他一点一点流失掉 ……
就在一周前,她还曾在社交平台怀念亡夫,发出他在病榻上的照片,配文「不如归去」。
记忆中的琼瑶阿姨,早就已经变成了琼瑶奶奶,提不起笔的岁月里,她的作品还在播放着,但名字已经渐渐在观众心中淡化。
去年六月份,在琼瑶创作 60 周年演唱会上,她曾有过短暂的露面。
还有她和林青霞的合照,看起来精神状态还很不错。
但事实上,她的身体状态其实不那么理想。
今年四月份,她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我有一片天》的视频,随即表示:
你们一定要仔细看这首歌,仔细看每张配图,然而分享给你们的朋友。
因为,我将慢慢淡出社交平台了,以后想看到我这样的视频,恐怕不容易。
原因则是,时常浏览社交网络平台会伤害视力、体力,又可能会耽误睡眠。
年初的时候她还曾透露自己闪到了腰,处于坐立都难安的状态之中。
与愈发困扰的身体状态相对应的,是持续处于争议中的晚年。
老年阶段的琼瑶,虽然手握多部经典著作,却并不如同时代作家那样受人尊敬,反倒时常处于负面新闻中。
三观不正、个人作风有问题、台词炸裂 ……
很多人看不到琼瑶的近况了,却仍能听到关于她的骂声。
琼瑶的争议并非捕风捉影。
关于她和丈夫的相爱经历,曾是她人生抹不去的黑点。
琼瑶的第一本小说《窗外》,描写的是一段师生恋,据说原型是自己的初恋——年龄差二十多岁的语文老师。
这当然是一段不合适的感情,彼时的琼瑶不过是个高中生,琼瑶母亲二话不说,举报了这位老师。
有些问题看似表面解决了,实则根深蒂固的东西还没有清理干净。
因为《窗外》,琼瑶认识了出版社的社长平鑫涛。
出于对琼瑶这颗「杂志社摇钱树」的关心,平鑫涛希望琼瑶能专职于写作,还为她在台北租了房子,请了女佣。
感情似乎顺理成章地发展出来,时间似乎也没什么问题了,但很显然,人还是不对。
平鑫涛此时是有家室的,琼瑶无疑是这段关系中的第三者。
起初她也拒绝过平鑫涛的追求,但平鑫涛吃准了她这个文学少女骨子里的浪漫情怀,以一出势要开车奔向悬崖的桥段,将琼瑶留了下来。
两人就这样不清不楚地保持着关系,她给平鑫涛写的情书还被原配发现:
窗外正稀里哗啦下着小雨,你来了,寂寞就从门缝里出去。
后来平鑫涛原配不堪其扰,退出了这场纠缠,琼瑶和平鑫涛如愿结婚,而后相伴 40 余年的光景。
如果这是一段文学故事,那必然是很吸引人的,但这是现实,有人的家庭从此被毁。
也因此,琼瑶背负了「小三」的骂名,然而与此同时,她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甚至将自己的爱情观写入作品中。
《情深深雨濛濛》里,何书恒一句:
我不是天下唯一一个为两个女人动心的男人吧。
《新月格格》里:
我不是来拆散这个家的,我是来加入这个家的。
读者和观众们后知后觉,创作多年后终于掀起考古吐槽大潮。
在她的作品中,也总能看到「爱情大过天」的桥段,比如《一帘幽梦》里那句如今读来不可置信的台词:
那个时候的你,只不过失了一条腿,紫菱呢,她为你所割舍掉的爱情。
而她本人也曾在接受记者专访时直言:
爱情在我生命中,一直都是我的主宰。
琼瑶很「任性」,她从不做大家认为对的事。
她也很「自私」,只做自己想做的,写自己想写的,至于如何评判,都是别人的事。
爱她的人,着迷于她的坦率。
厌恶她的人,批判她的三观。
但她自己,从不在意。
琼瑶的「自私」其实不是成功之后的弊病,而是来自不被关心和爱护的童年。
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琼瑶跟着父母,从四川到湖南,再到广西,四处逃亡。
颠沛流离是生活的常态,更极端的情况下,父母还曾想过带着她跳河,多亏了她奋力喊出的「妈妈」,才让父母回心转意。
后来到了台湾,日子才逐渐安定下来。
或许是因为童年太过波折,琼瑶的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父母不愿听她的解释,总在责骂她的愚笨。
与她相比,更为优秀的兄弟姐妹则包揽了父母所有的关注与爱意。
她曾无数次渴望父母能理解关心自己,终究无法得到自己想要的,就像小说中的紫菱一样,只换回一句句施压:
考不上大学,不是你一个人的失败,是全家人的失败。
她曾尝试过吞安眠药自杀,好在发现及时,抢救了过来。
再看她后来常寻求爱情的庇佑,或许也不过是因为,她从未得到过原生家庭的爱护。
也正是这个原因,她笔下的女主,都很具有浪漫色彩,即便被人所诟病,也一定要随自己的心意而活。
刨除争议人物,她也因此塑造了很多很精彩的女性角色。
《还珠格格》里的小燕子,那样自由有灵气的女性,再老气横秋的人,也得为她的天真和侠义所折服;
和紫薇之间的女性友谊,更是互相支撑、相互信任中成长起来的。
《一帘幽梦》里也不全是槽点满满的台词,还有活泼可爱但功课不那么出众的女主汪紫菱。
让观众知道,不是只有最优秀的女性才可以成为故事的主人公。
以及《水云间》里的汪子璇,看起来她在前夫和追求者之间挑选谁来当孩子爸爸的情节过于「癫」;
但与此同时,她可以选择做单身母亲,孩子随母姓的情节,又如此超前。
以及,女性成为主角,并不意味着要当一个道德完美的「花瓶」。
告别琼瑶很多年后,我们才发现,如今竟然再难见到这样有血有肉,不完美但很真实的女性角色。
她的作品陪伴着一代女性的童年与少年,在万千以男性为主角的文学史诗中,开拓出一片以女性叙事为主线的天地。
她虽然很喜欢夸大爱情在生命中的分量,却甚少美化、慕强男性角色。
以「你真的相信女人生来就该如此吗?把我们的一辈子,就交给听天由命这四个字」的台词,痛击父权社会的压迫。
一批又一批女性在这样「离经叛道」的观念中成长,也逐渐摸索出如何为自己而活的「任性」。
如今她又随着自己的心意选择主动离开这个世界,这单纯就为自己而活的人生,从头至尾不委屈自己。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一辈子也称得上潇洒值得。
至于种种误解或者吐槽,或许从今日起,都随风飘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