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美videosdesexo动物:desire 漫画-为什么要读书?——北京地铁春季书单(2025)
转年又一春。
不知是因为忙而不察,还是因为拍了太久地铁读书人以后新鲜感不再,年前总觉得地铁阅读景象少了似的。但过了新年又像多了起来——许是新年新景新气象在个体身上具象化了。
春节后回京,大年初五晚上,我在回家地铁上看到有乘客读“轻读文库”的小薄本《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要读书,这真是一个适合在一年之初问自己的问题呀。且不说翻阅一本纸质书,试问听书、逛展、看电影,你的哪项文化消费能和刷手机短视频的时间抗衡?
今年以来,愈发觉得地铁列车行进的速度赶不上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也许有一天,在地铁上读书将成为一种古典行为,我所拍下的两千多个阅读瞬间将化作一首怀旧影像诗,但我始终相信深阅读特别是经典阅读的独特力量——它可以将智能设备发出的隐约而连绵不绝的电流声屏蔽干净。
这一季的书单我选了10种书,其中4种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作品,这也正是经典阅读的例证。那些被无数人“读过”并好评过的文字作品,始终能够提供一种宝贵的心理经验,它们要么本身令你难忘,要么成为你潜意识的一部分,在不知何处参与着你对自我的建构。你问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想,哪怕是百年前、千年前的作品,都可能从中读出当下世界运转的秘密,解开个体身上的谜题。当然,你也尽可以带上你的不解,从现代性出发,到茫茫经典中求解,毕竟人类智慧曾经达到过的高度都在其中。
1.

2025年1月7日。“21世纪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品”书系,《青春——外省生活场景Ⅱ》,这是二十前浙江文艺出版社的版本,国内版权方在99读书人,所以前两年又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了新的版本。

书名:青春——外省生活场景Ⅱ
作者:[南非] J.M.库切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99读书人
译者:王家湘
页数:206
定价:19.00元
装帧:平装
丛书:巨擘书库·库切核心文集
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写“他”十九岁到二十四岁几年间的生活经历。一个南非大学生跑到伦敦做了计算机初级程序员,朝九晚五的公司职员,饭碗不用担心,却还是郁闷。这个岁数的年轻人不是意气风发就是躁动不安,却玩不出轰轰烈烈的名堂,由于生性缺少热情,干不成大事也惹不出乱子。他也需要被爱抚的感觉,但性爱从来没有给他带来生命的光辉,只是在吞噬时间和精力……你想,这种内敛的性格,这般平淡无奇的生存状态,还能做出什么样的文章呢?可是,库切就有这样的本事,一段春梦无痕的人生就让他写得楚楚动人。他把年轻时的自己作为他者来观照,再度审视青春的彷徨之途。
2.

2025年1月24日。腊月二十五,地铁读书人,《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书名:人本主义:一位匠造者的世界建设指南
作者:[英]托马斯·赫斯维克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
译者:程纪莲
页数:496
定价:126.00元
装帧:平装
被誉为“当代·达芬奇”的英国鬼才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Thomas Heatherwick)以其大胆、前卫而富有温情的设计作品收获大批关注和青睐,大名鼎鼎的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2012伦敦奥运会主火炬台、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旋转陀螺椅(spunchair)正是出自赫斯维克之手。
赫斯维克认为,建筑不仅仅为人类遮风避雨,也深深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以及身心健康。在这个精神追求多元化的时代里,城市却充斥着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和千篇一律的密集住宅。这些同质化的建筑缺乏灵魂,让人感到厌倦和疲惫,也使城市生活变得空洞乏味。那么,我们如何看见另一种可能?
在这本书中,托马斯·赫斯维克向我们解答了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一场“灾难”的真相——我们的城市正被建造得对人类的体验充满敌意。凭借三十年来设计优美而创新的建筑的经验,以及引用当代神经科学和认知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他深入地分析了我们周围的现代建筑让人生病、感到不快,甚至对环境造成破坏的原因,并阐述了我们如何才能让建筑更好地造福于人。在他看来,以人为本且有趣的世界并非遥远的海市蜃楼。通过将人类情感重新放在设计过程的核心,我们所改善的不仅是城市的面貌,也是生活其中的人们的实际体验。
3.

2025年1月26日。腊月二十七,他读《冬牧场》。

书名:冬牧场
作者:李娟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品方:新经典文化
页数:352
定价:59.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新经典文库:李娟作品
《冬牧场》是作家李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她个人偏爱的一部作品。这本书有过多个版本,这是新经典文化的精装版。
2010年冬天,李娟跟随一家哈萨克牧民家庭,进入冬牧场,进入游牧生活的荒寒与核心处,生活了近四个月。这是哈萨克游牧民族最后的转场——随着牧民定居工程的推进,曾经顺天应地、自律慎微的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失。不久的将来,这块古老、贫瘠又广阔的牧场,终将被放弃。然而,戈壁在那里,羊道在那里,亘古不变的季节更迭在那里,深沉古老的天人关系在那里,它们并不因现代文明的彻底改造而消失。
李娟用这本书,为冬牧场最后的宁静时刻,最后的游牧景观,最深处最沉默的生存,做了见证式的留影。
4.

2025年1月26日。在地铁上读海德格尔,很可能是一直保有阅读习惯。陈嘉映《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书名:海德格尔哲学概论
作者:陈嘉映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页数:413
定价:140.00元
装帧:精装
丛书:陈嘉映著译作品集
本书讨论了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中所呈示的一些关键性概念,如存在、此在、时间、真理、艺术、语言以及存在之作为历史等。整体上展现了海德格尔以《存在与时间》为代表的哲学思考路径:从存在者出发追问存在本身,从“是于世中”出发反思传统认识论,从人生在世的基本情绪出发领悟人的生存本质,人“在情绪中现身,在筹划中领悟,在语言中交流,在存在中展开存在本身”。本书对于哲学研究者尤其是海德格尔研究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5.

2025年2月1日。正月初五,北京地铁上的读书人,“轻读文库”,《为什么要读书?》。

书名:为什么要读书?
作者:[日] 苫野一德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轻读文库·Q文库/轻读文库
译者:张文祎
页数:84
定价:25元
装帧:平装
为什么在人人都能上网轻易获得信息的网络时代,读书仍然是必要的?日本教育学家苫野一德长期从事一线教育工作,从自身经历和教育实践出发,向读者说明读书的用途和方法。读书能让人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让你在观察世界时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当你想解决问题、了解事物时,你的头脑将会更清楚,目光更长远。阅读,让你能够在你想走的道路上自由行走。
6.

2025年2月17日。竟然是一本2025年1月的新书。《长跑启示录:超级马拉松中的心灵觉醒》。

书名:长跑启示录:超级马拉松中的心灵觉醒
作者:[澳]凯·布雷茨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品方:湛庐文化
译者:徐烨华
页数:320
定价:99.90元
装帧:平装
世界级超级马拉松运动员、麦肯锡前高级管理顾问凯·布雷茨作品,一部深刻揭示运动与心灵成长关系的杰作。凯·布雷茨不仅是一位超级马拉松跑者,更是一位在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中不断探索的实践者。布雷茨以自己参加极限马拉松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跑步中发现自我、挑战极限,并最终将这些宝贵的经验应用到个人事业发展中。布雷茨讲述了他在跑步中如何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如何在极限中找到内在的力量,以及如何通过跑步中的洞察来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和团队管理能力。他的故事不仅是对运动的热爱,更是对个人潜能的深度挖掘。布雷茨将自己跑步中的哲学“右转”——即在面对选择时勇于改变方向,探索未知运用到职业生涯中,从而实现了从企业高管到成功创业者的华丽转变。本书不仅为跑步爱好者提供了灵感,也为那些在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中寻求突破的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7.

2025年2月20日。加缪《快乐的死》,一本从图书馆借出的书。

书名:快乐的死
作者:[法] 阿尔贝·加缪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译者:张一乔
页数:200
定价:45.00元
装帧:平装
《快乐的死》是195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缪的首部小说作品。“死”是贯穿加缪一生的写作主题,在这部《快乐的死》中,主人公梅尔索的抉择和省思,也预告了加缪日后的其他小说和论述。
梅尔索,办公室职员,无功无过,禁锢于每天八小时的工作制。札格厄斯,二十五岁时开始筹谋赚大钱,短短几年时间得偿所愿。一次偶然的际遇,贫穷而健康的梅尔索遇见了富有但残疾的札格厄斯,在两人的精心设计下,梅尔索获得了大笔财富,尝试了不同的生活方式,最后幸福地死去。
从向往到征服,梅尔索走了漫长的一路。在无可避免的死期下,快乐的意义浮现:“快乐的生活没有所谓长短这回事,你觉得快乐就是快乐,没什么好讨论的,连死亡也不会构成任何阻碍——在那种情况下,死亡只是幸福的一个插曲罢了。”
8.

2025年3月3日。周一早班车,一本快要读完的《永恒的庭院》。

书名:永恒的庭院
作者:[日] 小川糸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博集天卷
译者:彭少君
页数:224
定价:49.8元
装帧:平装
丛书:小川糸作品
日本疗愈系代表作家小川糸继《山茶文具店》《狮子之家的点心日》后又一小说力作。永恒的庭院里,山茶花盛开了,十和子和乔伊(导盲犬)第一次一起度过了冬天。在最初的人生中,十和子一直深陷于幽暗之中,她时常被卷入无法控制的浊流。原本她的人生里,也只存在自己、妈妈和“周三的爸爸”。对十和子而言,母亲的气味与永恒的庭院里生长的植物的芬芳相似,而世界在母亲描摹下才有了形状。十和子儿时的记忆已经被包裹在重重雾霭里,但十岁生日当天发生的事,至今都不能从她的头脑中消除,穿上妈妈作为礼物送给她的连衣裙时肌肤的感觉、用烤箱烤的巧克力蛋糕的香甜口感以及照相馆里叔叔的气味。妈妈在十和子十岁生日那天后不久就从十和子的人生中销声匿迹……
9.

2025年3月4日。有如此的耐心,读这样的长篇。是之前遇到过读博集天卷马伯庸作品的乘客,他今天读的是浦睿文化的《愤怒的葡萄》。

书名:愤怒的葡萄
作者:[美]约翰·斯坦贝克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浦睿文化
译者:王一凡
页数:696
定价:69.00元
装帧:平装
豆瓣上有5.5万人“想读”,1.4万人“读过”后评分9.1。196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翰·斯坦贝克的经典名著,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普利策奖双项大奖。斯坦贝克于美国文学文化意义深远,影响重大。众多当代作家的创作都受其恩泽。
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传奇故事。沙尘暴毁了乔德一家的土地,迫使他们离开家乡。他们用破铜烂铁拼装出一辆拖车,堆上所有家当,沿着六十六号公路,一路向西,前往传说中葡萄漫山遍野的天堂——加州。在这趟三千公里的漫长旅程里,他们经历了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有些事情很残酷、很痛苦,但也有些际遇是如此感动他们,令他们重燃活下去的信心。
10.

2025年3月7日。莫言《生死疲劳》,也是遇到过的书了。忽然觉得,也许有一天,读纸质书将成为一种很古典的行为。

书名:生死疲劳
作者:莫言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品方:读客文化
页数:584
定价:69.90元
装帧:平装
丛书:读客莫言作品
这个版本的《生死疲劳》在豆瓣上有8.8万人“想读”,5.8万人“读过”,综合评分9.0,位居豆瓣图书Top250第170位。
莫言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在《生死疲劳》中,莫言用妙趣横生和令人惊骇的文字,讲述了一个让人想哭又想笑的故事——五十年间西门闹经历六次转世,一世为驴,二世为牛,三世为猪,四世为狗,五世为猴,最终降生为人。在这六世里,他目睹蓝脸一家三代经历人生的生死疲劳,他们爱就爱到底,恨就恨到底,犟就犟到底,干就干到底,有极致的痛苦,也有彻底的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