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a糖心-国产传媒:糖心在线看片-冰雪漂流终点,母亲再没能上岸
王铮没有想到,在漂流的终点处,母亲会永远消逝在长白山的冰层之下。
今年3月,王铮和家人从上海飞往长白山旅游。这次旅行计划中,有一项冰雪体验是漂流。
如果顺利,他的家人将会乘坐皮筏穿过一段原始森林,看到河岸两侧的树挂满晶莹剔透的雾凇。若有阳光,这些由水汽遇冷凝华而成的树挂会变得闪闪发光。漂过雾气弥漫的水道,到下半段,他们会穿越长白山下的自然景观峡谷,最后返回上岸。
廉敏也曾被这犹如童话仙境般的景致吸引,带着6岁的儿子从深圳一路北上至长白山。她没有料到,漂流途中,他们遭遇意外,儿子落水陷入险境。
此后的两个月里,她坚持维权,想让更多人意识到漂流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她相信,此事也应适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每一起严重的事故背后,都隐藏着29起轻微事故、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廉敏的漂流之旅结束一个多月后,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项目,王铮的家人陷入相似的危险中。不同的是,落水者再也没能上岸。
意外事件给当地的漂流项目敲响警钟。偶然之外,是那些被忽视的安全隐患。有研究者在分析了55起漂流事故后发现,其中超过一半事故缘于景区运营管理不善,比如应急救援欠缺,未设置救援队伍等。其指出,应构建开漂前检查、开漂后预防、终点处防范的安全管理体系。
出游
王铮和妻子一直喜欢旅游,这次他们在网上刷到长白山的雪景后,问母亲想不想去滑雪,母亲表现出极大兴趣。2月6日,王铮便预订了这次长白山之旅,行程四天三夜。
出发之前,王铮和妻子一起为母亲买了一身滑雪服,防水又保暖。上身以白色为主,有许多像泼墨一样的彩色点缀,下身是玫红色的滑雪裤,在白色的雪地冰川里会异常醒目。
王铮记得,收到滑雪服后,母亲很开心,在家试穿了好几次,一直夸赞滑雪服漂亮,打算旅行时穿着新衣服拍很多美丽照片。她自己也买好了防寒的帽子、手套和围巾。母亲退休两年后,一直在家照看孙女。对这次出游,她满心期待。
3月1日下午,王铮一家三口,加上父母、岳母和一个朋友,落地吉林省白山市。抵达长白山西坡的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后,他们入住了度假区旗下的五星级酒店,长白山郝力克酒店。
华美胜地的前身为鲁能胜地,是国家4A级景区,2022年被认定为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旗下除了郝力克酒店,还包含长白山鲁能胜地瑞士酒店度假村(下称“瑞士酒店”)、鲁能原乡原俗酒店、望·鲁能美憬阁精选酒店。据其官网显示,在预订酒店时,游客可以以套餐的形式获得滑雪、漂流等多个项目的使用权益。
王铮和家人这次行程的主要目的是看雪景和玩雪。3月3日那天,天气晴朗,气温有所回升。王铮记得,温度在零摄氏度到十摄氏度之间。当天上午,他决定单独跟朋友去滑雪,家人在酒店内部玩拉雪橇等相对安全的娱乐项目。到了长白山之后,王铮发现滑雪不适合老人,容易摔倒或发生碰撞。加上天冷,他担心老人冻着。
王铮和家人知道,酒店提供的套餐里还有漂流项目,与滑雪比起来,他们潜意识中认为,漂流是一项相对安全的运动。
下午一点多,天空湛蓝,河水清澈碧绿,有寒冷的雾气飘在水面上,两岸铺满雪花,白茫茫一片。王铮妻子和父母带着孩子,从酒店出发,抵达优山溪谷漂流旅游项目处。
优山溪谷漂流官方账号介绍,该项目于2024年12月1日首次开业,距离白山市区152公里,驾车1小时50分钟左右。漂流全长7公里,时长40分钟左右。优山溪谷漂流“集雾凇、峡谷、惊险刺激、神秘于一体,是长白山下特色的冰雪项目之一。漂流到中途游客会进入惊险刺激的河段,河水湍急,撞击着两侧的橡皮筏”。
下午两点,他们到达漂流起点处。家人事后告诉王铮,没有人告知漂流的安全风险。穿救生衣时,工作人员说只需扣上面一颗扣子,还没能有充分的时间穿好救生衣,他们就在慌忙中坐上皮筏,开始了漂流。
危险的信号
今年1月,同样的地方,同样的项目,廉敏和儿子没有被分发救生衣,漂流的船就出发了。
1月1日,从深圳出发的廉敏带着6岁的儿子小乐到达华美胜地旅游度假区,入住了度假区旗下的五星级酒店瑞士酒店。该酒店毗邻王铮一家入住的郝力克酒店,当时的预订价格达2500元一晚。
作为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孩子,小乐对白雪有着特别的渴望。廉敏在网上刷到了雾凇的景观图后,决定带孩子到东北滑雪、看雪景。
得知廉敏是南方人后,酒店前台主动向她推荐了酒店套餐包含的游玩项目,费用包含在房费里。根据酒店宣传牌,共有14个项目,“长白山优山溪谷漂流”排在第四个。活动说明的第一行是“长白山雪季雾凇漂流”,后两行写着酒店大巴的预约、接送时间。除此以外,没有适龄人群的介绍和具体的项目描述。

酒店大堂的宣传牌。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廉敏预订的酒店套餐。
廉敏说,前台也没有说明该项目的安全风险,而是着急地给她推荐滑雪项目的教练。为了进一步了解雾凇漂流,廉敏浏览了长白山文旅的社交媒体。在该项目的官方规定里,1.2米高的孩子可以上船。在抖音账号“长白山文旅”的宣传视频里,大家坐在小船里静静地看雾凇、拍照,水流较为平静,部分游客没有穿救生衣,有几个镜头中有孩子出现。
浏览社交媒体时,廉敏发现很多游客的照片里显示带着小孩游玩,其中有一个孩子也被带上船。这一度让她认为这个项目十分安全。
1月2日,早上八点,长白山的气温很低,达到了零下23摄氏度。但天气晴朗,雪地白茫茫的。廉敏母子坐上酒店安排的大巴驶往漂流点。整辆车有20多人,其中有两三个跟小乐同龄的儿童。所有人都戴着帽子和手套,全身上下裹得严严实实。
为了御寒,廉敏和小乐上身穿着全棉的打底衫、毛衣和抓绒衫,下身穿了打底裤、毛裤和一条羽绒裤,外套是95%羽绒含量的长款羽绒服,脚上穿了厚重的雪地靴,走起路来很不方便。
到达漂流点后,他们在河道口的小屋里排队验票。廉敏说,工作人员没有分发救生衣,也没有引导他们购买旅游保险或进行安全讲解。
廉敏只看到有一个大叔在兜售雨衣,是薄薄的塑料袋材质,她害怕被水打湿,于是在上船前购买了两件。
漂流的河道不长,两侧有厚厚的冰。岸边堆积着十几艘橙色的皮划艇,船舷高度不到1米,一艘小艇能容纳两个成年人和一个小孩。
廉敏母子乘坐的是倒数第二艘小船。船里有一层碎冰碴,站进去时容易滑倒。稳稳地坐在船的两头后,他们被工作人员推下了滑道,进入河流中。漂流过程中,他们拉着皮筏两侧的绳子,上面结满了冰霜,即使戴着手套也能感到凉意。
秦玉也曾感受过长白山漂流的寒冷,她漂流的那天气温在零下25摄氏度左右。2月3日的早上六点,她跟随从南京来的旅游团,来到长白山北坡的魔界雾凇漂流点,同样为了看到宣传视频中被冰雪覆盖、宛如仙境的美丽雾凇。排队一小时后,秦玉和同团的其他八名游客于七点多开始漂流,两人一船。

秦玉漂流当天。
在离终点五百多米的地方,秦玉看到,河面有十来米宽,因为水流缓慢,船前行得也慢,十几艘船停滞在那里,相互碰撞,“(分坐在船两端的人)体重相差大的,船就特别容易翘头”。
一对母女翻船了,母亲六十多岁,女儿三十多。她们掉落水中后立刻爬了起来,水深及腰,两人全身湿透走到岸边。
秦玉看到,这对母女的羽绒服瞬间结冰,她们坐在布满雪的河岸边,脱了鞋子,一直发抖。
落水的母女冻了将近一个小时后,被送到旅馆。工作人员打来热水,找了干净的衣服鞋子。她们告诉秦玉,船翻了后,水很快从羽绒服衣服领子里灌进去,由于穿的是长款羽绒服,爬起来很费劲。结冰后的衣服穿在身上几十斤,当天夜里,她们浑身疼痛。在房间里,秦玉帮这位母亲脱掉裤子。“厚重得不行,使劲儿拉才脱下来。两人所幸无大碍。”秦玉回忆说。
翻船
漂流开始后,王铮的家人发现水流比想象中湍急,开始紧张起来。跟随他们的一名工作人员未做提示或指导。加上其他游客,这趟漂流一共有五艘皮筏,其中一艘是工作人员的跟漂船。王铮父母和王铮妻子乘坐在不同的皮筏上。
通常情况下,跟漂的船在最后面,工作人员穿着防水裤,如果游客的皮筏中途卡住,可以随时下水推一把。但是在途中,工作人员的船超过了王铮妻子和父母的皮筏,前行到了漂流队伍中间。
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漂流队伍抵达终点。

王铮父母曾在皮筏上开心地拍照。
此时,工作人员的皮筏依然在队伍中间,王铮妻子注意到,工作人员“自己先蹚着水上了岸”。岸上两名工作人员正在拉第一艘和第二艘船,并帮助游客上岸。当时并没有人留意王铮妻子和父母所在的皮筏。
事故突然发生。王铮妻子看到,父母乘坐的皮筏突然倾覆,被水流冲得翻倒过来。虽然父亲从水中爬起来后想抓住母亲,但是水流太急,母亲很快消失在水中。
王铮妻子事后回忆,当时母亲被皮筏完全盖住,随后被水流从终点处的两个皮筏下方冲走,冲入下方更湍急的水流中。再往前,便是冰层覆盖的区域。
漂流通道是冰层中间的一条水道,确保皮筏能够通过。漂流水道两边的冰层有厚薄,事发后王铮看到,终点位置的冰是最厚的,终点水道明显变窄,宽度在五米左右,因此水流也变急。

王铮拍摄的终点,水道变窄。
据王铮妻子回忆,事发前,他们的皮筏停靠在终点时,旁边的几艘皮筏在水流中剧烈晃动。工作人员正背对着他们,试图把自己的空船拉上岸,却激起了更大的水浪。她看到皮筏开始更大幅度地晃动起来,船内很滑,没办法站起来,她和孩子坐在皮筏里,继续在水中排队等待上岸。
王铮事后看警察的询问笔录得知,现场仅有两个没有培训过的农民临时工手拉皮筏。王铮妻子回忆,“他们力气小、动作慢”,她所在的皮筏第四个到达终点,父母的皮筏排在第五。工作人员拉自己的跟漂船上岸,加之终点有一根绳子把两艘皮筏连在一起,以阻挡、拦截船只流走,空出来的区域水流更急,船只挤在一起,导致父母的皮筏被挤压。
她回忆,父亲在船头,母亲在船尾,因此父亲的落点在河道中间,水较浅,母亲掉落的位置靠近冰层一侧,水比较深。落水之后,她被皮筏压在底下,很难冲破船的阻力露出水面。
下午2点47分,王铮接到父亲的电话,从滑雪场赶到了事发地。他看到已经有几名警察在现场,有两台挖掘机在开凿冰块。无法确认母亲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