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C吃瓜网 - 免费吃瓜:潘甜甜七夕43分23秒-新能源汽车销售最懂车企价格战:两年前月销27台,现在试驾任务都难达标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傅一波
在南方,一个在商场里约 300 平方的新能源车门店,月均需要创造多少价值?
如果用直观的销量数作为度量衡,答案是 40 — 50 辆。换算成销售额,那约是 2000 万元。
这个数字放在两年前,不难达成。做得好的销售,甚至以一己之力,完成一家门店半数以上的销量。1999 年出生的曾宇希就是这样的人。
他曾是某新势力品牌的区域销冠,最多的时候,一个月卖了 27 台车。算上提成和奖励,那年他的个人收入接近 30 万。

接待客户中的汽车销售 图源:图虫创意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
今年 1 月,曾宇希只卖出了两台车,完成 10 次试驾任务,到手工资不到 6 千——而他所在的车企,以 3 万台新车交付量,重夺新势力车企的 " 销冠 " 宝座。
进入 2025 年,国内汽车市场迎来新一轮 " 价格战 "。包括特斯拉、蔚来、小鹏在内的十余家车企密集推出购车优惠政策,从保险补贴、零息贷款到一口价直降。
激烈的竞争,落在销售身上,变成了翻番的任务。
同样的门店,同样的 2000 万任务目标,不同的是车辆价格降低,要卖出去的车就变多了——至少要月销 60 台。对于销售来说,考核指标增加了,提成减少了,工作时长增加了。
" 连发量都减少了。" 曾宇希苦笑道。
车企掀起的这一场开年大战,确实为消费者提供了优惠购车的窗口,但也预示着行业格局加速洗牌。被迫困在价格战中的汽车销售,试着从中找到生存之道。
卷,卷,卷
" 卷 " 的信号,最初是经由晨会释放。
一月末,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春节假期氛围里,曾宇希面色凝重。店长在晨会上说,之前跟进的客户,突然被一家传统车企抢了单。
彼时,有的车企率先以限时 " 一口价 " 开始卷低价,吉利、奇瑞、东风等品牌最高降价幅度超过 10 万元。原本 10 万左右的车型,在一口价的情况下,有的不到 5 万左右,还能叠加置换补贴。
店长提醒曾宇希和同事,要体现自家品牌的竞争力,就得在接待客户时重新调整话术,比如多数降价车型都是滞销产品,不同于 " 一口价 " 的产品,自家产品主打智能、年轻、高端。
但这止不住 " 一口价 " 的显著效果,多个品牌陆续跟进优惠购车活动。
2 月 1 日,蔚来、领克掀起了 3-5 年免息潮。5 日,特斯拉加入其中,宣布给予 8000 元保险补贴和免息政策。多个新能源车企继续响应,小鹏、智己、乐道等纷纷跟进。

蔚来汽车的优惠计划
不管是限时直降,还是现金红包,以及国补、地补政策福利,现金返还的幅度大多在万元以上。
" 今年,肯定是汽车行业的洗牌之年。" 此后的晨会上,曾宇希接收到的信息是,企业要抢市场份额,全年交付量要同比翻一番。落在具体的工作,有直观的数字体现:每月的销量、试驾数量,以及客户满意度,要提升 30%。
譬如销售的 KPI。曾宇希所在的门店共有 12 名销售,分为 3 组。原本整店的月销售任务是 40 — 50 台,现在增加到 60 台左右。分摊下来,每人每月得卖 5 台。
" 看起来任务不多,说起来简单,但完全不考虑销售的感受。" 曾宇希说,现在的客户面对众多的新能源车品牌,选择多,要求多,决策链条也比原来更长了。
再加上车企刚发布过一次新车,已经有一批消费者在市场上消化过了,现在只能靠补贴政策和免息政策撬动客户。但价格战一开打,优势便不在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销售而言,成交变得愈加艰难。
张艳有同样的感受。她所在的车企门店,给每个人增加了 1 — 2 台的月销售指标,给出的政策是五年的免息贷款和 1 万元的选装基金补贴。
因为产品竞争力强,品牌主打社群文化,在换电方面布局广,张艳原本觉得达成业绩并不难。
但最近与客户接触下来,对方很坦白地告诉她,准备用一个月时间,试遍市面上所有的新能源车,看价格,看体验,也要看服务,再做决定。

整装待售的新车 图源:图虫创意
张艳能做的就是隔三差五给客户发消息," 还得小心翼翼的,生怕被当作骚扰信息,也害怕因为方法不对而流失客户 "。
成效似乎一般。2 月至今,张艳卖掉了 3 辆车,销售业绩在门店排名倒数。她也想过用送咖啡、送礼物这样贴钱的方式来获取客户,可始终没办法创造更好的业绩。
曾宇希说自己主打真诚和软磨硬泡。有时候,甚至在亲戚朋友间宣传自己所在车企的车子。但和张艳一样,收获一般。
相比于张艳和曾宇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车销售不得不卷工作时长。
李杰说,自家品牌不如特斯拉响亮,产品又不如其他造车新势力们充满科技感,优惠政策除了国补基本没有现金减免和 0 息政策," 不知道怎么卷得过其他品牌 "。
他能做的就是不停的跟进客户。他说,每天的工作时间被无限拉长,从早上 9 点一直到晚上 11 点,不停联系客户、跟进购车意愿。
他说,更为关键的是,传统车企不像造车新势力一般,给销售的底薪高、提成高。去年他的收入就比往年少了近 3 万。统算下来,一年到手不到 13 万," 即便自己在门店待了 5 年,还是会因为 KPI 不达标而被劝退。"
巨大的压力之下,李杰的体重骤减,维持状态也只能靠咖啡帮衬。
争夺战的 " 棋子 "
汽车销售为什么难?
在上海一家传统车企任职品牌总监的钟小江表示,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最需要的市场知名度和销量。但由于每个车企的品牌渗透力不同,使得消费者在决策链上花费更多时间。
于是,各大车企把更多资源投入在营销上,争取通过高曝光率提高品牌知名度,从而减少消费者的决策时间。同时辅以优惠政策,来打一场市场份额的争夺战。
" 但车企间的战争最后衡量的还是在于融资与烧钱,而赢下的关键是如何有效率地烧钱,直至另一方资源耗尽或者中途妥协。"
钟小江说,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汽车销售不得不卷入其中,成为这场争夺战的 " 棋子 "。
汽车业内资深人士朱玉龙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车难卖是如今各家车企面临的难题。受居民消费意愿减弱等因素影响,很多人买车意愿不高。
他说,解题的方法,一是降价,以异常激烈的价格战进行。" 这既是被迫,也是车企能想到的最优解。" 再是在有限的人力投入上,发挥人员的最大效能。

图源:图虫创意
为此,销售的生存状态,成了置于任务栏里的最后一件事。
另一方面,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阶段。曾有媒体统计,2018 时,中国新能源车企超过 487 家,但到了 2023 年底,据不完全统计,能正常经营的新能源车企仅剩下 40 多家。
优胜劣汰是所有行业发展的必经过程。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市场淘汰赛进程或将加快——据中汽协预测,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600 万辆,同比增长 24.4%,增速明显放缓。
对于汽车销售而言,要带动销量,在这一场场巷战当中,不得不卷。
不停加班,不断联系客户,已经是销售的常态。曾宇希说,比身体的疲劳更难受的是精神上的疲惫。
2 月的一天,原本性格温和的店长对曾宇希发出了 5 次质问," 你要不看下现在的销量和试驾表?" 压力让店长像变了一个人,而他和其他组员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微妙,大家既要配合完成整个门店的销售业绩,也要各自为有限的资源而竞争客户。
每个月,汽车企业都要交一份 " 成绩单 ",谁的销量增长、下滑,清晰可见。在新年首份成绩单上,受春节假期及 2024 年年底企业进行销量冲刺的影响,部分品牌出现销量下滑。
但也有企业实现销量 " 开门红 ",其中小鹏汽车、奇瑞汽车(新能源)、零跑汽车 1 月销量增长率均突破 100%,小米汽车则以月销超 2 万辆首次超越蔚来。
各出奇招
曾宇希做过很多行业的销售,但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放大了这种 " 卷 "。
之前做过教培销售的他,在 2020 年进了传统车企的门店,半年之后再转入新势力车企,一待就是四年。
曾宇希说,相比起其他行业的销售,新能源车企给普通销售的底薪通常是五六千元起步,如果做到组长、店长级别,底薪能达到万元。这在诸如地产、教培等行业几乎是难以达到的薪资水平。" 不用像卖房、卖课的那样,需要日晒雨淋,对客户死缠不放。"
张艳入职那会,认定自己选对了行业。她还记得,2023 年收到工服的那一刻,店长跟她说," 卖不卖得好车,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找到了一起造梦的家人 "。那一瞬间,内心充满了对企业、行业的满足感和认同感。
" 年入 20 万,应该不是难事。" 她卖过房,有过多年的销售经验,加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是风口," 卖车子肯定比卖房子容易,需求量大 "。
张艳的自信不无道理。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958.7 万辆和 949.5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5.8% 和 37.9%,市场占有率达 31.6%。一年后,新能源汽车的产销数字超过千万。

图源:图虫创意
也就是这一年,汽车销售们的自信与骄傲开始变成压力,流动率开始变高。用曾宇希的话说,新销售除非 " 带资进组 ",不然撑不过半年。而老销售要不就是在熬,要不就离开。
曾宇希的组内有新进的销售,千禧年后出生,已经辗转经历了 5 家车企,包括特斯拉、哪吒、极越。一轮闲聊下来,他发现,新来的小伙子每到一家车企,只看中高底薪,而非高提成,因为那是最能保障生活的方式。
但各家车企的管理标准不同,底薪和提成设置都不一样。比如张艳所在的企业,在业界以财大气粗闻名,不仅是底薪高,每辆车的提成也能接近 4000-5000 元;再如特斯拉,单车提成平均下来只有几百元。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新入局的销售在不同车企里换来换去,每家车企的销售团队也少有稳定。
而积累了几年经验的老销售,不得不各出奇招。
同事给张艳支招,让她送车上门带客户试驾,这样一天下来能完成 2-3 个试驾指标,不管成不成交,在 KPI 上至少过得去,能保住自己不丢工作。
面对现实
即便如此,还是有不少销售顾问选择离职甚至转行。曾宇希的组员里,有人转行跑网约车,完全放下了从前的业界积累。
许成正是这样离开了门店。
他原本有意在南方买房定居,但 2024 年末开始,公司停止发放销售的季度奖励,销售行情愈发低迷,收入下降,让许成有了离开的想法。其他同事也有选择了离开,有人自学转行去了金融销售,虽然开单也难,但拿到的底薪远高于汽车销售。
许成回到江苏县城老家,想着在汽车行业谋个生路,开一家汽修店,主打精洗。但实际上,在县城这也 " 卷 " 得厉害,精洗的价格在城市里接近百元,到了县城只要 50-70 元。一条中心路上,3 家同行,还得相互争客。
2 月 9 日,上午 10 点,张艳拨通了一位前些天拿到的客户电话。
" 徐先生…… " 还没等回应响起。她又接着说:" 那天跟您说的购车优惠现在可以到海南做,在 23.6 万的基础上,还能再省 6 千。"
电话那头的声音透出的是还未散去的睡意。张艳语气露出了一丝紧张," 抱歉,您还在休息是吧?我就想跟您说下,这个机会很难得,先到先得。"
" 好的,我考虑下再说,先休息。"
挂了电话之后,张艳陷入纠结,她害怕因为一通错误时机的电话而失去一个客户,继而影响她的 KPI。同时,还怕浪费了店长不知从哪里找到的 " 补贴 " 新渠道——通过异地开票,买车有六千补贴。这是她请店长喝了半个月奶茶才拿到的资源。
她想着,真的熬不住了,撑到下一次季度奖金的发放就离开。多数车企的做法是,每个季度或是每月对销售进行排名激励,通常给出的奖金是 5 千— 1 万元不等——这占了销售年收入接近的 1/3。
曾宇希觉得,今年会越来越难做,但他暂时想不出可以转的企业了," 换来换去,都逃不过卷 "。

图源:图虫创意
他时常怀念 2022 年 10 月,那个月是他成为地区销冠的日子,单月卖掉了 27 台车,创下纪录。
2 月 12 日的晚上 10 点 47 分,室外的温度只有 5 度左右,曾宇希裹紧了自己的羽绒服,从商场的门店离开。他照例看了手机里的销售表格,当天组内的试驾、销售任务都没达标。
公司群里有人说,再过几个月就要发新品了,到时候不用费劲就能每天卖车到手软," 像 2022 年一样 "。
曾宇希想着,到时候或许会好的,他希望能超过自己创造的记录。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的曾宇希、张艳、钟小江、李杰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