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vcapp十年沉淀2023:糖心vlog免费软件入口-赔付超4000万、多地门店关停,“现制酸奶第一品牌”怎么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红餐网 (ID:hongcan18),作者:李金枝,编辑:方圆,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乳业巨头的一纸公告,让现制酸奶头部品牌的窘境暴露无遗。
近日,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 " 新乳业 ",002946.SZ)发公告称,已收到来自" 一只酸奶牛 " 的补偿款,合计 4460.05 万元。
2021 年,新乳业收购一只酸奶牛时,曾签订对赌协议,要求其 2021~2023 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27 亿元。新乳业希望通过这次收购,拓展现制乳饮赛道,实现业务增长。
而背靠大牌乳企的一只酸奶牛,也信心满满,定下了三年门店拓展至 3000 家的目标。
时至今日,无论是盈利指标还是当初定下的门店目标,一只酸奶牛都未能达成,红餐大数据显示,目前一只酸奶牛总门店数为 800+,与 3000 家店相距甚远。
而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社交平台上更是出现了一些加盟商的 " 讨伐 ",称开店不赚钱,总部承诺的补贴迟迟不到账……
一、连续亏损、批量关店,一只酸奶牛被 " 金主 " 抛弃
回顾一只酸奶牛的发展,可谓跌宕起伏。
2015 年,一只酸奶牛品牌在川渝地区成立,当时国内市场做现制酸奶的品牌并不多,它瞄准的是成为 " 新式酸奶饮赛道第一品牌 "。
2016 年,一只酸奶牛凭借酸奶紫米露出圈,1 年开店超 200 家。当时,有网友统计,仅在重庆解放碑商圈,就有 20+ 一只酸奶牛的门店,不少人称其为 " 川渝版茶颜悦色 "。
同在西南的上市乳企新乳业也注意到了这只 " 酸奶牛 "。
2021 年 1 月,新乳业发布公告,称以 2.31 亿元收购了一只酸奶牛的运营公司——重庆新牛瀚虹实业有限公司(简称 " 重庆瀚虹 ")60% 股权,并与其签订对赌协议。
根据对赌协议,重庆瀚虹承诺在收购后 3 年(2021~2023 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 3850 万元、4235 万元、4658 万元,累计净利润不低于 1.27 亿元。若未能达到这一标准,重庆瀚虹的原股东需要以现金方式向新乳业支付差额补偿。
然而,现实却是一只酸奶牛的业绩不仅没有达标,还陷入亏损。
根据新乳业披露,2022 年,重庆瀚虹营收 2.09 亿元,净利润 -991.78 万元;2023 年前三季度,其营收 2.35 亿元,净利润为 -416.29 万元。
△图片来源:新乳业公告截图
新京报报道称,对于一只酸奶牛连续亏损的情况,新乳业曾回应,一只酸奶牛既有加盟店也有直营店,前期在直营店上投入比较大,经营不达预期。
长期亏损之下,新乳业选择 " 卖 " 了一只酸奶牛。
2023 年 11 月,新乳业将重庆瀚虹 45% 股权,以 1.48 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关联方草根知本集团有限公司。转让完成后,新乳业在重庆瀚虹的持股比例减少为 15%,不再并入财务报表。
简单计算,2.31 亿元买的 60% 股权,1.48 亿元卖掉了 45% 股权,意味着三年时间,一只酸奶牛的估值缩水约 14%。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盈利状况不理想,一只酸奶牛的规模扩张也未能达到预期。
2021 年收购刚完成时,一只酸奶牛提出 " 未来三年门店拓展至 3000 家,挑战目标 5000 家,全面打造和提升品牌站位 " 的目标。
然而,近两年,一只酸奶牛的开店数赶不上关店数。据红餐大数据,2024 年,一只酸奶牛新开门店 230+,关店数却高达 560+。目前,一只酸奶牛的总门店数从巅峰期的上千家缩减到 800 多家。
二、多名加盟商爆料:不赚钱,运营扶持不到位
此外,红餐网注意到,近两年,不少自称一只酸奶牛加盟商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声称加盟赚不到钱,总部支持不到位。
晓风(化名)2023 年趁着风口加盟了一只酸奶牛,在江苏开了一家店,他向红餐网讲述了其门店情况。
" 一只酸奶牛在川渝以外的影响力不高,店里的人流量一般。" 晓风直言,开业后生意不好,2023 年还能勉强维持微利,2024 年生意一天不如一天。据其所言,去年 12 月门店几乎每天都在亏损,有一个周末 2 天就亏损了 700 多元。
在晓风看来,加盟时一只酸奶牛声称供应链成熟,开业后有全渠道运营支持,但他的门店陷入连月亏损之后,总部承诺的补贴却一直没到位,宣发和新品推销也不上心。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有如此遭遇的不只晓风。去年 10 月,有一只酸奶牛的加盟商发帖称," 门店自开业以来,9 个月亏损 33 万,二店一直没有选到合适的铺位,就想问能不能给退钱 ......"。该加盟商表示,原本亏损是要退钱的,但品牌方却表示不退钱,如果他开二店可以补贴物料。
目前该帖子已被删除,但社交平台上,声称一只酸奶牛 " 不赚钱 "" 运营、补贴不到位 " 的声音不少。
另一位自称一只酸奶牛东北加盟商的网友分享,在川渝大本营,一只酸奶牛的运营和管理或许还不错,加盟商还能有盈利。但到了江浙、东北等较远的地方,供应链和运营就时常会出问题,比如供货较慢、数量有限等等。该加盟商表示,目前自己门店的日均营业额就几百块,不知道还能开多久。
据红餐大数据,过去两年一只酸奶牛在川渝之外的地区关店速度相对更快,尤其是在山东、云南、海南等省份,像山东省门店数从高峰期的 70+ 减少到 10+。
除去品牌自身经营管理上的问题,市场竞争加剧也进一步压缩了一只酸奶牛的增长空间。
一只酸奶牛定位 12~20 元价格带,主打 " 酸奶 + 谷物 "" 酸奶 + 水果 ",大部分门店分布在二、三线城市的下沉市场,且普遍是十几平米左右的小店。这在当时的现制茶饮市场,与奈雪的茶、喜茶等品牌,形成了差异化特色,也让它能够脱颖而出。
但近两年,越来越多品牌进入这一赛道。
如茉酸奶、酸奶罐罐、K22 酸奶草莓、Blueglass 等品牌。据红餐大数据,目前茉酸奶已有 1000+ 门店,酸奶罐罐成立不到 2 年就开出了 370+ 门店。

△图片来源:红餐网摄
从产品结构来看,现制酸奶还面临着同质化问题,大多数品牌都是以 " 水果 + 酸奶 "" 坚果 + 酸奶 "" 谷物 + 酸奶 " 等为主打,在产品形态和口味上相似度高,这也意味着,一只酸奶牛很难建立起差异化优势。
与此同时,诸如蜜雪冰城、喜茶、古茗等新茶饮品牌也纷纷推出现制酸奶产品,对这些现制酸奶专门店的生意同样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挤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