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江苏多地新春第一会聚焦企业,企业家站“C位”
江苏常州
“旗帜鲜明为企业家撑腰、鼓劲,发自内心尊重、爱护、支持企业家,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稳预期、添信心、增动力。”
2月5日是蛇年春节后首个工作日,也是第三个“常州企业家日”,常州召开全市企业发展大会,企业家被请上“C位”,市委书记陈金虎阐述了“新春第一会”的导向。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观察到,江苏南京、扬州、淮安、宿迁的“新春第一会”聚焦“营商环境”,与常州一样将目光投向企业、企业家,迭代升级营商环境政策,让企业感受到发展红利、高效服务和城市温度。
企业家站上新春第一会“C位”
新春第一会,常州礼遇企业家细节感拉满。
会场外,8块光荣榜一字排开,一批星级企业和先进集体、个人亮相;会场内,450余名企业家代表应邀参会,博瑞电力、中天钢铁、中创新航、百利锂电等企业负责人受邀在主席台就座。颁发特别重大贡献奖时,企业家代表还各领到一把新能源汽车钥匙,市委、市政府分别奖励他们一辆新能源汽车。
常州2023年晋级GDP万亿城市,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813.6亿元,6.1%的增速居苏南地区第一;新能源产业规模突破8500亿元,整车产量近80万辆,产业集聚度全国第三、投资热度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回望2024年,‘万亿之城再出发’走得很坚实。得益于广大企业的突出贡献,经济回升向好跑出加速度;得益于广大企业的开拓创新,‘新能源之都’攀上新高度。”常州市委书记陈金虎说,将“企业发展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就是释放更强烈的信号:始终把实体经济作为城市必须坚持的“长期主义”。2021年以来,常州的新春第一会从创新发展大会、产业发展大会、新能源之都建设大会、新质生产力发展大会到企业发展大会,一以贯之地做强实业、做大产业、做优企业。同时,也是吹响“开年就是开工,开工就要实干”的号角,政企同心同行,把定位干成地位、把优势变成胜势。
5日,江苏淮安召开新春第一会——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也邀请企业家代表坐主席台、站“C位”,现场表彰企业家代表、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淮安日报》还在第二、三版跨版展示了企业家风采。市委书记史志军表示,“新春第一会”是彰显将重特大项目攻坚作为发展“头版头条”的部署不会变,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中之重的行动不会变,以攻项目、优环境推进工业强市的决心不会变。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淮安、南京、扬州、宿迁等地的新春第一会,不约而同地抓“营商环境”,与常州一样,出台政策,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回应关心关切,全力解决企业诉求。
5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开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江苏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周红波强调, 深化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要着力提升“五个度”,以需求性牵引提升企业感受度,以集成性服务提升整体便利度,以系统性赋能提升要素丰裕度,以服务性监管提升市场容新度,以制度性供给提升生态共享度。
南京的营商环境政策已升级至“7.0版”,今年从优化办事流程、帮助拓展市场、保障合法权益等5个方面推进。其中提及,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畅通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加强要素保障,提供全周期服务;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加快推行联合检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企业防范风险能力。
扬州的第一会——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上,市委书记王进健要求探索建设“企业友好型城市”,围绕“613”产业体系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工作,提升存量企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保障支持企业快速发展,让企业家放心放手放胆发展。
扬州已连续12年出台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的“2号文件”,《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包含13条、60项目标任务。其中规定,每周一、三、五为企业“安静生产日”,除涉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紧急专项检查以及根据投诉举报、转办交办、数据监测等线索实施,行政执法部门原则上不得到企业开展行政检查。能通过书面核查、信息共享、智慧监管等开展的,不得入企实施现场检查。
同一天,宿迁全市改革创新暨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召开,市委书记盛蕾强调,要以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打造“六全六有”营商环境。
宿迁将2025年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并出台措施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行“一网统管”“综合查一次”,行政检查“凭单、亮证、扫码入企”。推行柔性执法,制定公布不予处罚、减轻处罚、从轻处罚三张清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