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酱的视频:海角糖心传-古籍新书·2024年冬季|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全九册)
张显成 主编,中华书局
《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秦汉简牍文字汇编类书籍。学界一般称字形汇编成果为“文字编”、“字形表”或“字表”,而本书名为《秦汉简牍系列字形谱》,是因为本书不光重在反映文字形体(字形),且所收字形成体系,全面反映了所编纂材料字形全貌,构成字形谱系。本书包含十五种字形谱:《睡虎地秦简字形谱》、《放马滩秦简字形谱》、《周家台秦简字形谱》、《龙岗秦简字形谱》、《张家山汉简字形谱》、《凤凰山汉简字形谱》、《孔家坡汉简字形谱》、《尹湾汉简字形谱》、《武威汉简字形谱》、《居延汉简字形谱》、《居延新简字形谱》、《敦煌汉简字形谱》、《额济纳汉简字形谱》、《武威汉代医简字形谱》、《东牌楼汉简字形谱》。每种字形谱有自己的检字表,第十册为总检字表,方便读者检索。本书是对简牍文字的集中整理,是对《甲骨文编》、《金文编》这样的字形汇编工作的继续。其整理编制方式既注重吸取前人的经验,又注重避开前人的不足;既具很强的学术性,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供古文字学、简帛学、历史学、普通文字学、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案头使用。
《中华医藏·第三编·丛书卷》(第二批六种)
《中华医藏》编委会 编,江凌圳 主编,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框架下组织实施的集保存、传承、整理、利用为一体的中医药古籍再生性保护项目,项目拟从现存中医古籍及民族医药古籍中遴选出珍贵善本2289种,分阶段影印出版。该项目由文化和旅游部牵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具体推进,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全国中医行业古籍保护中心)具体实施。2020年8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开始承担《中华医藏》编辑出版任务,成立《中华医藏》编辑室,于2022年12月推出首批成果——《中华医藏·第一编·养生卷》。2024年,将分批出版《中华医藏·第三编·丛书卷》,由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中医文献信息研究所负责人江凌圳主编,收录代表性典籍二十七种。6月已出版第一批七种,包括《体仁汇编》《医学统宗》《证治准绳》《医学准绳六要》《芷园医种》《雪潭居医约》《景岳全书》。8月出版第二批六种,包括《医征》《医学粹精》《证治大还》《己任编》《盘珠集》《聊复集》。
《马曰琯马曰璐集》
杜桂萍 主编,方盛良 辑校,人民文学出版社
《马曰琯马曰璐集》为清初扬州徽商马曰琯、马曰璐兄弟诗文集。本书正文收马曰琯《沙河逸老小稿》六卷、《嶰谷词》一卷,以清乾隆二十三年(一七五八)马曰璐刻本为底本;马曰璐《南斋集》六卷、《南斋词》二卷,以清乾隆二十六年(一七六一)刻本为底本,并参他本校异。作者另整理附录四种,依次为年谱简编、传记资料、酬唱集三种(焦山纪游集、林屋唱酬录、韩江雅集)、友朋酬赠。通过对“扬州二马”诗词创作及生平事迹的研究,一方面可定位其文学成就,一方面可以点带面,对清代前期徽商在东南地区的文学艺术活动有一个准确清晰的透视。
《敦煌佛经写卷语音研究》
李华斌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敦煌佛经音写卷有迻录玄应、可洪音义上的注音,有征引传世文献上的注音,也有抄经人自己所作的注音。总的来看,敦煌佛经写卷上的注音不如传世文献规范,受通语的束缚相对较少,更能反映语音的实际变化。本书全面描述敦煌写卷佛经音的状况,分析其注音形式、功能等,在前人整理的基础上对它作了续校勘,并考证了它的来源,在考证的基础上,将它分为三类,并一一对其进行语音分析,发现佛经音的主体仍是沿袭汉唐以来的读书音系,但反映时音、方音、古音、民族语音、文化语音的现象较多,其中的方音现象与今西北方言关系密切。总之,它们在中古音、方言史等研究上有重要价值。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美国国会图书馆胶片甲戌本》
(清)曹雪芹 著,(清)脂砚斋 评,中国书店出版社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甲戌本,是现存抄本《红楼梦》中年代最早的版本。1927年,胡适在上海购得,并于1951年由美国国会图书馆制作成缩微胶片。1961年胡适将甲戌本在台湾出版,之后海内外的影印本均为台版的翻印本。本书据美国国会图书馆甲戌本缩微胶片影印,保存了甲戌本的早期样貌,有些原始信息甚至是此书现状已经失去的,是一部超越原书的珍贵文献,体现了其独特的版本价值,是近年来《红楼梦》版本研究中的重要发现。
《清华简〈系年〉综合研究》
王红亮 著,天津古籍出版社
清华简《系年》约成书于楚肃王时期,共二十三章,记述了自西周至战国的史事,其中很多记载不见于传世文献,是一个宝贵而丰富的学术宝库,对于先秦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且已在先秦史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学术影响。《清华简〈系年〉综合研究》对这一重要出土文献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内容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疏证与考证”按照《系年》简文的顺序,对原文的二十三章内容,分“说明”“释文”“疏证”“译文”“解题”“问题”“考证”六部分,结合学界已有成果和相关传世文献,进行简文隶定、释译、疏证和考释,从字词的微观角度对简文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下编“综合研究”,则在上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系年》本身及其相关问题作探讨,涉及《系年》物理形态、文本形态、思想形态、史学体例及其在中国史学史上的地位等。《清华简〈系年〉综合研究》综合运用史学和文献学研究方法,充分吸收了学界的研究成果,其中多有新见,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也为学界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便利。
《杜甫诗话六种校注(增订本)》
张忠纲 编注,齐鲁书社
杜甫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一部杜诗研究史,也就是一部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史。本书作者张忠纲先生,专治杜甫诗学研究,上下搜求,辑录宋代以来的《诸家老杜诗评》《杜工部草堂诗话》《杜工部诗话》《养一斋李杜诗话》《续杜工部诗话》《新编渔洋杜诗话》等珍贵杜甫诗话专集六种,其中诸家评论杜诗之语九百二十余条,内容相当广泛,涉及杜甫其人、其诗的各个方面,对研究杜诗颇有参考价值。本次增订,作者在1994年、2002年两版的基础之上,根据新发现的版本予以修订完善,使这部杜甫诗话研究著作臻于至善。
《〈才调集〉校正》
(五代)韦縠 辑,张萍 陆三强 校点辑评,三秦出版社
《才调集》是五代后蜀韦縠编选的一部唐诗选集,是今存距离唐代最近的人编选的唐诗选集。全书10卷,每卷100首,共选诗1000首,是现存规模最大、选诗范围最广的唐诗选本,所选诗人近180人,自初唐沈佺期至唐末五代的罗隐等。韦縠选诗以晚唐为主,中唐次之,盛唐较少,初唐寥寥。所选诗人,盛唐突出李白,中唐推崇白居易、元稹,晚唐尤以温庭筠、韦庄、杜牧、李商隐四家诗最多。所取作品题材广泛,是以唐人眼光反映唐诗发展面貌和唐人诗学观念的不可多得的早期唐诗选本。本次整理,以垂云堂本为底本,用汲古阁本及《四部丛刊》通校,再校以《四库全书》本,力求做到汇集各本之长;采用传统方法标点:句用逗号、押韵处用句号,例不用叹号、问号等感情色彩的标号;拣择前贤著作,萃辑诗作评语,做了辑评,供研究者参考;收录今所见关于《才调集》的提要、序跋,作为附录。力求为研究唐人选唐诗、唐代诗歌发展演变及传播与接受者提供一个精善良好的《才调集》版本。
《颜光禄诗注释》
朱晓海 撰,中州古籍出版社
颜延之,字延年,南朝宋诗人,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世称“颜光禄”。与谢灵运、鲍照俱以诗名著于宋文帝元嘉年间,称“元嘉三大家”,或与谢灵运并称“颜谢”。该书于《昭明文选》《艺文类聚》《玉台新咏》《宋书》《太平御览》《乐府诗集》中摭拾颜延之诗歌32首(含8首残篇),以撰著年代先后为序,对颜延之诗详加注解、阐释。对于历代收录颜诗的选本及注解者之评断,作者也给出了深中肯綮的分析与评论。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用治小学、经学的方式注诗,弥补了历代颜诗注解于字词注释有所欠缺的不足,同时注重对其文学特色进行赏析、评点,因此,该书在选目、疏解、赏读等方面可谓尽善尽美。该书为2021年国家古籍整理资助项目。
《发现晋东南——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方风格》
林伟正 徐胭胭 主编,三晋出版社
古称“上党”的晋东南地区,“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苏轼曾有词曰:“上党从来天下脊。”封闭的地势地貌,为隐匿于这里的古建筑和文物遗存创造了天然的保护条件,造就了晋东南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地方风格”逐渐成为描述晋东南遗存艺术的关键词。《发现晋东南——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方风格》从“地方风格”视角探讨晋东南遗存艺术,收录孟嗣徽、彭明浩、俞莉娜、熊天翼、李路珂等名家的学术论文16篇,分总论、建筑空间、造像风格、图像配置、区域传播和余论。
《僧格林沁史料长编》(全三册)
王立新 白乌力吉 主编,黄山书社
本书是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也是2023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项目。僧格林沁是晚清重臣,清代蒙古族重要历史人物。《僧格林沁史料长编》是对有关僧格林沁的官方史料的首次全面整理,所采文献来自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奏折、题本等(部分系首次公布),辅以道光后各朝上谕、起居注、实录、东华录及鸦片战争史料、《筹办夷务始末》等。《僧格林沁史料长编》清晰地呈现了僧格林沁的生平活动详情,以及清廷在内乱外侮纷至沓来之际的种种应对策略,对于了解和研究清朝中晚期的军事史、政治史乃至经济史,都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全四册)
长沙简牍博物馆 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 编著,岳麓书社
走马楼西汉简牍是西汉武帝时期长沙国第二代刘姓长沙王刘庸在位时期的公元前128至公元前120年之间的官方行政文书,数量有2600余枚。其内容大都是长沙国的司法文书,是研究汉武帝时期诸侯国的政治、司法、赋税、邮驿等方面的珍贵资料。图书收录简牍彩色图版、红外线图版、释文、简牍登记表及人名索引、地名索引、官职名索引等,全面而详细地对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进行了介绍。整理小组经过对简牍的整理缀合还原案例26个,对尚无法归类的残简,根据原始编号编入每一卷的司法案例之后。
《宋朝事实辑校》
(宋)李攸 著,孔学 辑校,凤凰出版社
《宋朝事实辑校》二十卷,共二十五门,分门记载了北宋自太祖朝至徽宗朝的政治时事和典章制度。原书六十卷,后因战乱佚失。清代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及其它书籍中辑出,有补史、考异两个方面的学术价值。此次由孔学老师辑校,对该书的作者问题、书名卷数、成书时间、资料来源、价值与不足等多有发明,厘清了《宋朝事实》文本的迁转流变过程。整理过程中,选用武英殿聚珍本为底本,补入四库馆臣辑佚之失,以文渊阁、文津阁《四库全书》对校。并根据相关线索,辑佚补入约两万余字“新辑”内容。该书的出版,对于宋代政治文化的研究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李清照珍本文献四种》
(宋)李清照 著,浙江古籍出版社
本书为“宛委遗珍”之一,收录四种李清照诗、词、文、著作的抄本。分别是:国家图书馆藏清周绍曾咸丰间辑校本《李易安漱玉词》不分卷、上海图书馆藏沈汝瑾光绪间辑校本《漱玉词》不分卷(附诗文佚事、朱淑真《断肠词》一卷)、浙江图书馆藏冯贞群民国间辑本《李易安丛集》不分卷、国家图书馆藏清嘉庆间秦氏石研斋抄本《打马图》一卷。以上四种文献皆为馆藏珍稀抄本,此前从未影印,且多有名家批校、题跋,对于校勘李清照诗、词、文、著作以及考察李氏文学在近代的流传与接受具有重要价值。全书虽然题为“四种”,但实际上包含十几种文献版本,其中的异文对于李清照诗词文的整理与研究必然会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仪征文库》(全七册)
万仕国等 点校,广陵书社
江苏仪征,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仪征文库》点校整理仪征历史上有影响的文人的著作,为历史文化研究提供资料参考。首批推出10种,分别为:《黄瓒集·蒋山卿集·朱永年集》(〔明〕黄瓒撰、〔明〕蒋山卿撰,邓桂安点校;〔明〕朱永年撰,万仕国点校),收录明代三位仪征文人的诗文集;《仪征阮氏闺秀集·四史疑年录》(〔清〕孔璐华、〔清〕刘文如等撰;巫大家点校),收录清阮元家族女性著作,对阮氏家族文化研究有参考价值;《施朝干集·吴楷集》(〔清〕施朝干撰,胡佳伟点校;〔清〕吴楷撰,马君点校),收录晚清两位仪征文人的诗文集;《吴文镕集》(〔清〕吴文镕撰,王玉兵点校),收录晚清大臣吴文镕的奏议、书信和诗文等文章,对了解晚清福建、江西、云贵等地民情及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皆有史料参考价值;《严玉森集·严伟集》(〔清〕严玉森、严伟撰,赵阳点校),收录仪征严氏叔侄两人的诗文集及其他资料,对于清末民初社会有一定参考价值。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宋刻本)
(唐)杜甫 撰,巴蜀书社
《草堂先生杜工部诗集》为宋刻本,全书共二十卷,现仅残存六卷(卷十四、卷十六至卷二十),其中除十七、十八卷的页数完整外,其他各卷的页数均有残缺。本书白文无注,诗题下虽有编年,但又未严格编年。编纂体例独特,大异于其他杜集版本,其“体下分体”的独特编纂形式,丰富了现存宋代杜集的版本体系,有助于认识和梳理宋本杜集版本系统及其嬗变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版本价值和历史价值。此本各家书目未见著录,旧藏清内阁大库,传世孤罕,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誉为“海内孤本”,属国家一级乙等古籍。此本于1964年夏由李一氓先生为杜甫草堂搜集代购。许多中央领导同志和知名人士也曾翻阅此本并为其题词。函套上有于立群题签,封面为陈毅题签。卷首有朱德、陈毅、何香凝、陈叔通、郭沫若、齐燕铭、阿英、李初梨、徐平羽等的题词。卷末为李一氓跋,对此书的版本、版式、体例、残存卷页、刊刻年代以及搜集经过等情况都进行了详细考证著录。
《清代书院课艺选刊》(全十二册)
鲁小俊 主编,崇文书局
书院课艺,指书院生徒考课的试卷,也叫课作、课卷。现今存世的书院课艺,皆为清代作品,估算起来,其数量相当可观。但因课艺皆为生徒所作,并非出自名家之手,历来很少受到重视,往往任其散佚。而正是这种“非名家名著”的性质,对于了解古代普通士子的知识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现今存世的书院课艺集,总量在200种以上。《清代书院课艺选刊》选择其中17种予以点校,编为12册。选目注重内容、地域等因素,力求具有代表性。本书由武汉大学文学院鲁小俊教授主编。
《巴黎茶花女遗事》(全二册)
林纾 王寿昌 合译,福建人民出版社
林纾、王寿昌合译的法国小仲马《巴黎茶花女遗事》,问世后风行海内,开“林译小说”之先河。该书版本众多,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刻本最早。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林、王二氏于福州马江译成,由友人魏瀚出资,交付福州南后街宫巷口吴玉田刻坊刊印。当时仅刷印百部,以分赠亲友。全书分订二册,计一百二十叶,签条及“己亥正月板藏畏庐”牌记皆为林纾手题,书末有“福州吴玉田镌字”刊语。后来应汪康年之请,书版转让于汪氏所办《昌言报》。汪氏据以重新排印发行,原版弃置未用,故福州刻本流传至今,较为罕见。该本为巾箱小册,字体工整,版式疏朗,较后来诸本之密行细字,更堪玩赏。今原大仿真影印,以为林纾逝世一百周年之纪念。
《珍本丛帖集刊(第一辑)》二种
杨璐 编目释文,文津出版社
《珍本丛帖集刊》目前已出版《聚贤堂二王法帖》与《宝晋斋法帖(另本)》两种宋刻珍本丛帖。《聚贤堂二王法帖》刻于宋高宗绍兴十七年,收录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所书帖本近二百通、三百余幅,分卷装裱为六册。《宝晋斋法帖(另本)》刻于宋度宗咸淳四年,收录以二王为首的晋代书家帖本近二百通、四百余幅,分卷装裱为十册。两帖原本现藏于国家图书馆善本部,系世间仅存之孤本,为学界所罕觌,且刻印于八九百年之前的南宋时期,其文献价值迥出于群,自不待言。本项目整理者在长期深入研究历代法书丛帖的基础上,对上述两种丛帖进行深入整理,进一步提升了两帖出版对于学术研究的意义与价值。为发掘两帖的文献价值与学术内涵,推动文物保护与深度利用,我社约请专家,对丛帖进行编目、释文,并依底本原式高清印刷出版,使秘藏善本化身数百,流布人间,真正成为当代学术研究者所能见到、用到的文献史料。
《中国气文化研究:导引排石论》
唐光斌 梁好 陈秋余 著,中医古籍出版社
本书从中国哲学气本论视角研究导引排石方法论,是基于中国哲学气文化背景下运用气的性质功能化解肝胆结石的理论与实践。它的出版面世,既是肝胆结石患者的一记福音,也是坚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两创”方针为指导的一大成果,为进一步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丰富科学内涵,既可作为结石患者自我排石的学习参考书,也可作为导引排石行业标准指导教材。
《宗镜录》(四函二十册)
南屏书社 编,西泠印社出版社
《宗镜录》由宋初永明延寿禅师所集录。全书共一百卷,此书为吴越国释延寿集,客观反映了中国佛教在五代宋初演变的基本轨迹,并删去繁杂的文字,呈现全部精要。本次出版《宗镜录》采用古籍影印,线装书的装帧形式,力图还原该册的原始风貌,文字优美,内容浩瀚。底本为清雍正十三年(1735)内府刻龙藏本,四函二十册,原函原签,原刻初印,太史连纸,仿内府藏青绢面,版面整洁,字口清晰。内页刊印精整,将内府刻制细腻婉约的风格展现的淋漓尽致。从雍正十三年开始,清内府开始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刊刻这套典籍,共收典籍一千六百余种,《宗镜录》为其一种,乾隆年间竣工,传世极少,而又能保存如此完好品相的则更为罕见。
《沈文倬批注仪礼郑注句读》
沈文倬 批注,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全彩影印沈文倬批注《仪礼郑注句读》,为该资料首次披露。批注有五种颜色:红色过录历代诸家注文,绿笔校汉木简甲本,黄笔校汉木简乙本,赭笔校汉竹简丙本,黑笔为沈文倬案语。主要有四方面的内容:一、订正张尔岐句读的错讹;二、征引宋以后诸家观点;三、过录见存各本武威汉简《仪礼》经文,并与今本《仪礼》进行校勘;四、针对张尔岐句读、诸家观点、汉简本校勘成果以案语形式进行评点。批注所用底本为同治十年金陵书局刻本《仪礼郑注句读》。《仪礼郑注句读》作者为清初经学家张尔岐。其主要工作是对《仪礼》经文及其郑玄注进行分章和句读,对于贾公彦疏,张尔岐进行了筛选,取其能解释郑注的内容予以保留,其他内容予以删汰。
《古籍藏书目录廿三种》(全二十三册)
重庆图书馆 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重庆图书馆藏古籍藏书目录二十三种,均为稀见之本,大多未曾刊行。有明代孙能传、张萱等编《内阁藏书目录八卷》,清代陆漻撰《佳趣堂书目》,民国林集虚编《目睹天一阁书录》、罗振玉编《续汇刻书目十卷》、恩华辑《八旗艺文编目》等,跨越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兼涉活字本、铅印本、影钞本、手稿本等多种版本形态,并大多都有详列书目作者、卷帙、版本、序跋、凡例、版框、行款、名人校跋及附录等信息,对作者生平、每卷内容及序跋、凡例内容等多有介绍,对该书版本始末、递刻情况有详细介绍和考证,具有极高的目录学价值。其著作作者,有罗振玉、刘承干、孙殿起等学术名家,其著作时期跨越明、清、民国;其著录义项,则考证丰富、体例严谨,例如《目睹天一阁书录》区四部而不分门类,著录书名、卷数、存卷、著者、纸张、本数、版本、版式、书根题字、藏书印等。又有《天一阁藏书考》在描述三百年前浙东藏书盛况的基础上,详细记述了天一阁的有关情况,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了所有想从书中了解的信息,在相当程度上揭示了相关书目在藏书史、目录学方面的地位与价值。
《上海图书馆藏稿钞珍本丛刊》(全七十册)
上海图书馆 编,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传统古籍中,以稿本、钞本为主的写本以其极为独特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清代以来,藏书家即多重视稿钞本的价值,如傅增湘言其“咸有名家印记,旧人题识,流传有绪可寻,足以据为校勘之资。而名人遗著手稿未经刊行者,为前贤精神所寄,尤为瑰宝”。无论为手稿本、清稿本、抄稿本还是影钞本、钞本,皆更多保存书籍的原始面貌和反映作者的著述本意,具有可靠的版本价值和极高的文献价值。本书从上海图书馆藏海量古籍稿钞本中精选出一批最具学术价最和版本价值的明清珍稀稿钞本影印出版,其中绝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出版。入选的稿钞本中,不乏曾国藩、李鸿章、惠棟、顾千里、翁方纲、章太炎等名家手稿真迹,绝大多数为善本乃至海内孤本,除具有学术研究价值与文献校勘价值之外,其文物价值、艺术价值亦毋庸置疑。本书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共收稿抄本94种,以稿本为主,重点选取馆藏名家名作,或有特殊版本价值的作品,按原书原貌影印,选择标准综合学术价值、艺术价值与文物、文献价值,为版本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术研究提供了重要材料。
《浙江省博物馆藏甲骨》
浙江省博物馆 中国美术学院汉字文化研究所 编,曹锦炎 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
《浙江省博物藏甲骨》是首次对浙江省博物馆藏甲骨文的全面、系统整理出版,将甲骨文字的书法艺术性与学术性高度结合,多维度展现珍贵的商代社会、历史、艺术信息。该项目将“考古与艺术”相结合,不仅在专业甲骨文字研究的基础上释读文字、手绘摹本,并撰写相关研究文章,体现其学术性,同时,首次全部采用最新摄影技术对甲骨正面、背面进行高精度摄影采集,还原甲骨文字的刀刻、墨书轨迹,与甲骨拓片共同全方位、多角度呈现甲骨文文字造型、书法之美,体现其艺术性。浙江省博物馆藏有甲骨计400余片,虽数量不巨,却不乏精品,亦见孤片、罕见片。这些甲骨文字跨越商代武丁到帝辛273年历史,商代社会的各方面皆有所反映,内容极为丰富,是研究殷商历史、古代文字、甲骨文书法的珍贵新资料,它的出版对甲骨研究领域起到了填补江浙沪收藏部分空白的作用,对上古历史、语言文字与书法艺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王侍御类稿》
(明)王圻 撰,顾宏义 黄纯艳 张剑光 主编,张超人 点校,上海书店出版社
《王侍御类稿》是明代中后期的文献学家、历史学家、藏书家王圻的诗文集。全书共十六卷,卷一至十三为文集,卷十四至十五为诗集,包括奏疏、序、记、跋及诗词等,卷十六“附刻”部分包括“茸城倡和集”“碑记”“墓志铭”等内容,体裁多样,内容广博,弥足珍贵。本书现存的唯一版本是万历四十八年(一六二〇)由王圻次子王思义在今佚的《洪洲类稿》《明农稿》基础上的重编本,本次点校即以此为底本,并附“书目著录”及“传记”“王圻年谱简编”,以希对研究王圻的生平交游、学术思想、明代典章和上海风俗文化等产生积极的借鉴和推动作用。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全二册)
郝春文 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为一部大型专科辞典,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展示我国敦煌文物保护和敦煌学研究的成果,努力掌握敦煌学研究的话语权”的重要指示精神,对季羡林先生主编的《敦煌学大辞典》(1998年版)的全面修订。按照专业性、全面性、世界性和时代性的要求,充分吸收20世纪末以来海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修改完善原有词条、附录,增加新词条、新附录和新门类,主要包括敦煌学历史、语言、文学、艺术和考古、宗教、学术史7大部类,各时代艺术、历史地理、佛教典籍、政治、军事、天文历法、语言、文学、著作、人物等68个门类,收录词目12000条,图版1200余幅,总篇幅400余万字。与第一版相比,新增词目5000余条,新增图版700余幅,新增字数160余万。大辞典全方位总结、反映了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当代敦煌学的最新成果,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敦煌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利用现代技术,链接数字资源,为读者提供更多知识服务。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一函二册)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 编,黄德宽 主编,中西书局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拾肆)》共收录《成后》《昭后》《两中》三篇竹书,都是前所未见的佚文,其中,《成后》《昭后》两篇首次发现西周早期成王、昭王治政思想资料,《两中》篇则是迄今发现的夏启为“天下王”的最新资料。《成后》《昭后》两篇原编联为一卷,简背有序号,分别编号,三道编绳。《成后》有9支简,《昭后》有7支简。成后即周成王,昭后即周昭王。两篇竹书都属于训典类文献,多用古语,涉及西周早期史事以及成王、昭王的治国理念,是在楚地传抄的亡佚已久的重要历史文献。《两中》为长篇竹书,原有竹简88支,现存87支。简文假托圭中、祥中与夏启的对话,来阐发作者的治国理政思想。简文涉及夏朝初期的历史传说和上古政治思想等内容,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夏朝的早期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肆)核心词研究》
夏利亚 著,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本书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5BYY122)结项成果。本书以“岳麓书院藏秦简(壹—肆)”文字为研究对象,结合其他9种秦简和湖北地区的两种西汉早期简牍、西周时期的九店楚简,考察斯瓦迪士100核心词在岳简及其他所收秦汉简牍中各方面的情况,分析变与不变的原因;又以斯瓦迪士核心词的要求为标准,结合词频,选定100核心词以外,但符合斯氏核心词标准的39个词,考察其在岳简和其他秦汉简牍中的情况。本书的出版可为海内外学者进行训诂学之外的中国古代语言、文化、习俗、法律制度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极大便利,推进海内外秦简的相关研究。
《中国近代曲艺文献汇编》(全五十二册)
黄涛 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曲艺是中华民族各种“说唱艺术”的统称,它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清末、民国时期是曲艺发展的重要阶段,城市经济的发展,大大促进了说唱艺术的发展,这一时期新的曲艺品种,新的曲目不断涌现,不少曲种已是名家辈出流派纷呈,抗战时期说唱艺术更是在宣传抗敌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本书汇集了这一时期的曲艺文献300余种,以唱本为主,包括弹词、鼓词、牌子曲、金钱板、快板等多种艺术形式,并对抗战时期的各种说唱宣传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整理。
《全汉乐府汇注集解》(全二册)
廖群 辑校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本书对今见两汉乐府歌诗进行全面收集辑录。两汉时段,取文学史通行概念范畴,起于秦汉之争,终于曹魏之前,不包括建安文学。“乐府诗”,以是否配乐演唱为取舍,区别于汉诗、楚歌和谣谚。从各种史传、文集、歌诗集、类书等著作中辑出汉代乐府歌诗。并汇集1911年之前历代注家、诗评家、研究者题解、笺注、评析汉代乐府歌诗的文字,加以案断,是研究汉乐府诗的十分有用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