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vlong唐伯虎:好美涩-“4+4”医学生培养模式引争议,专家:4年学出来的医生大多都看不了病
日前,中日友好医院医生出轨风波在媒体上发酵。而当事人之一的规培医生为协和 "4+4" 模式培养,因学历背景而引发争议。
近年来,国内部分高校推行的 "4+4" 医学生培养模式,是效仿美国医学教育推出的模式,指的是 4 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加 4 年医学教育。这种模式允许已经有 4 年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通过 4 年医学博士课程和规培教育,直接晋升为执业医生,从而大幅缩短非医学背景学生成为医生的时间,绕过了传统医学生需经历的 8 年医学教育。
在美国,报考医学院的考生须完成 4 年大学本科学习(一般为理工科)且修过医学预科教育课程,通过医学院入学考试(MCAT)后,再接受 4 年制医学院教育,成绩合格者直接授予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的学习课程与医师执照考试挂钩,学生在前 2 年学习医学基础课,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一部分;后 2 年进入教学医院,临床课程、见习和实习结合在一起,结束后参加执照考试的第二部分,合格后可申请住院医师资格。
根据我国传统的医学生培养模式,需要攻读临床五年制(本科)、临床 "5+3" 一体化(本硕连读)或者临床八年制(本博连读),方有资格参加执业医师考试,并最终站上手术台。而 "4+4" 模式,相当于重启了申请者的生涯规划。
公开信息显示,2018 年,为培养多学科背景高层次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 "4+4" 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谈到办学初衷,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曾表示,要打破此前医学教育主要基于生物学的局限,体现医学本源的多学科性,把多学科基因植入医学机体,需要有理科、工科乃至人文、艺术学基础的人才,培养医学人才,建设新医科,并通过不断探索跨学科融通人才培养规律,培养兼具多学科背景的复合型拔尖创新医学人才。
2023 年,协和医学院首届 "4+4" 试点班 17 位临床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生正式毕业。自 2022 级起,协和 "4+4" 项目招生计划已经达 45 人。
有专家表示,"4+4" 模式的初衷是好的,因为可以将各个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吸纳到医学领域,培养跨计算机、材料学等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推动精准医疗发展。
但也有人质疑,这种 " 速成 " 模式是否挤压了传统医学生的培养机会,因为 "4+4" 学生仅用一半时间就可上岗。不仅如此,"4+4" 学生的规培时间也可以大幅压缩,传统医学生规培要求 3 年,涵盖多科室轮转、病例积累和技能训练;而 "4+4" 模式甚至能将这一过程缩短至 1 年。
相比之下,美国等国家的规培教育通常需要 3~7 年,甚至更长,例如神经外科的培训时间最长,长达 7 年。一位主任医师、博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总体来看,4 年学出来的医生大多都看不了病,医学是要经验累积的,你可以有天赋,但肯定离不开临床积累的,光凭天赋也解决不了临床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