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阀微粒提取器任务:合肥 楼凤网-外交成绩不及格,特朗普想到了乌克兰这张牌

直新闻:在罗马教皇葬礼举行之前,特朗普和泽连斯基进行了会谈,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这是在 2 月份,白宫发生激烈争吵之后,美乌首脑再次举行面对面会晤,虽然时间很短,只有 15 分钟,而且两个人具体讨论了什么问题,外界也不得而知,但是,能够再次会面,且促膝交谈,本身就是重要的外交成果。可以说,通过这次短时间的会面,美乌两国首脑都试图翻过在白宫争吵的一页,修复双边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生前为和平呼吁的罗马教皇为俄乌和平做了最后一次努力。
对特朗普来说,俄乌冲突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想,24 小时结束冲突的意气风发已经被消磨殆尽,他不得不用 " 自己开玩笑 " 来搪塞过去,复活节过去了,执政百日即将到来,俄乌和平遥遥无期。
特朗普当然不能承认自己的失败,一方面他认为俄乌冲突都是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和拜登的错,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事实,克里米亚危机发生在奥巴马政府时期,俄乌冲突是在拜登政府时期,但是这并不代表特朗普一点责任也没有,而他独辟蹊径的调解方法并不能解决复杂的地缘政治难题。
特朗普原以为只要搞定泽连斯基,问题就迎刃而解,但泽连斯基并没有那么软弱,同时俄罗斯也没有那么卖特朗普的人情。导致的结果就是,特朗普推进的俄乌和平之路,雷声大雨点小,连最起码的停火都没有真正实现。特朗普一度认为,泽连斯基没有筹码,不应该开启战争,甚至认为乌克兰冒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风险等等。
几个月下来,也许特朗普发现,泽连斯基是美国的牌,没有泽连斯基,美国没有办法撬动俄罗斯。此次会晤之后,特朗普依然认为,乌克兰没有牌可打,但并不代表他还像之前那样,切断对乌克兰的援助,相反,他有可能给泽连斯基更多的牌。他对记者说,与泽连斯基的关系不算差,白宫的争吵只是小小的争执,显然,他对泽连斯基的态度已经大为改变。
与泽连斯基会晤之后,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对普京开炮,他首次比较明确地认为,普京不想停止战争,而只是敷衍他。特朗普不过是后知后觉而已,他威胁,必须使用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金融制裁或者刺激制裁。美国众议院临时议长则建议美国严厉制裁俄罗斯,他表示因为有证据表明普京把美国当傻子。经过了白宫争吵风波之后,特朗普对俄乌的态度趋于平衡,可能会开辟新的调解的通道。
对于泽连斯基来说,与特朗普的会晤象征意义大于实质意义,他表示,15 分钟的会谈非常有成效,也有机会成为历史性时刻。值得关注的是,他在社交媒体上大大方方地感谢了一下特朗普总统,也算是对白宫争吵的一种回应,当时副总统万斯揪着泽连斯基没有 " 感谢 " 特朗普不放。不管喜不喜欢特朗普,泽连斯基都要跟美国的总统打交道,缓和与改善与美国的关系,显然,这次会晤,泽连斯基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直新闻:泽连斯基与英法欧领导人也举行了会晤,媒体还拍摄到美英法乌四国领导人在一起的照片,您有什么观察?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英法领导人一直努力推动美乌关系的稳定,而此次四国领导人 " 聚首 " 的照片也是美欧关系缓和的一种象征。在白宫争吵之后,英法欧表达了对乌克兰的坚定支持,特朗普客观上推动了欧洲的战略自主,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大幅度提高了军费开支,英法也承担了援助乌克兰的同盟领导者。如果说,美乌围绕矿产协议进行的磋商和博弈意味着乌克兰上了谈判桌的话,那么此次在罗马教皇葬礼的照片则象征着,欧洲也坐到了未来谈判的桌子上。
在此之前,美国和乌克兰都参加了在巴黎和伦敦举行的会议,不管是否能够达成协议和共识,标志着美国不能把欧洲排除在外。事实上,围绕俄乌冲突问题,美欧俄之间形成了一种三角关系,任何两方的关系都会对第三方产生影响,这也是为什么过去两个月欧洲—大西洋国际关系眼花缭乱的原因。在三角关系中,位置要比实力更为重要,美国将欧洲排除在外,其实就放弃了中心的位置,相反,俄罗斯则获得了更大的回旋空间。在泽连斯基和特朗普会晤之后,俄罗斯也表示会不设前提条件与乌克兰举行谈判,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泽连斯基呼吁无条件停火,而俄罗斯则是无条件谈判,看上去都是 " 无条件 ",但是立场和目标相距甚远。停火是实现和平的第一步,后续关于经济合作、赔款、领土安排都要经过漫长艰苦的谈判,尤其是乌克兰想要的安全保障,仅靠欧洲并不现实,还需要特朗普的支持,只要美国给予北约欧洲盟国以安全保障,那么欧洲向乌克兰派出部队,就有了相当的威慑力,而这是欧洲领导人一直跟特朗普进行沟通的,如果特朗普能够作出这一承诺,那意味着美欧关系有了很大的转圜。当然,美国让欧洲上谈判桌,也就基本接受了短期内无法实现俄乌和平的现实,特朗普的这一波调解行动基本失败了。

直新闻: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表示,这一周至关重要,美国将决定是否急需要参与调解俄乌冲突的问题,您认为,美国会退出吗?
特约评论员 孙兴杰:鲁比奥作为美国国务卿,他在特朗普执政百日之际做这样的表态,我想还是意味深长的。当然,首先是说给俄乌听的,如果迟迟不能取得成果,那美国就要退出了,显然是向俄乌两方施压,特朗普政府需要外交成绩,在过去三个月时间里,美国在俄乌冲突上消耗了相当的外交资源,但是现在来看,距离特朗普想要的结果相差甚远。
泽连斯基在与特朗普会晤时也提出希望美国提供更多武器,如果美国不调解冲突了,也不排除会增加对乌克兰的武器销售,未必是拜登政府时期的援助。美国对俄罗斯基本没有施加压力,当时特朗普似乎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了,以他的行事风格,有可能会向俄罗斯施压,除了制裁之外,可能会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的武器。俄罗斯现在愿意无条件谈判,但是最近不断加强对乌克兰的进攻,宣布在朝鲜的帮助下收复库尔斯克,无条件谈判和停火以及和平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鲁比奥的表态可能也是给特朗普政府内的高官听的,作为美国外交领导,鲁比奥在俄乌冲突的调解外交中处于边缘角色,真正主导的是特朗普任命的中东特使威特科夫。显然,威特科夫并不是一个专业的外交官,他没有扮演好调解或者强制外交的角色,甚至可以说,威特科夫更像是俄罗斯的代表,基本转述了俄罗斯的要求。
威特科夫的存在,一方面搅动甚至破坏了美国的外交能力建设,国务卿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双双被边缘化,这是很诡异的事情;另一方面,特朗普对鲁比奥、沃尔兹等外交与安全官员并不信任,乌克兰事务特使凯洛格也没有声音,特朗普迷信首脑外交,威特科夫作为特使却没有实现首脑外交的突破。这延续了特朗普一直以来的惯性,他对自己的交易和谈判能力迷之自信,但是他的商业经验在处理复杂的地缘政治与外交议题时并不管用,在第一任期时,特朗普的首脑外交的成绩多半烂尾,没有职业外交官的支撑,特朗普的大交易根本无法实现。鲁比奥既没有在俄乌冲突议题上扮演核心角色,他可能也不想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最后,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战略来看,俄乌冲突并不是核心议题,而是可能服务于核心议题的手段,也就是所谓的 " 逆向尼克松冲击 ",现在来看,特朗普政府并没有当年尼克松、基辛格这样的人物,而是有点熊瞎子掰玉米的意思,俄乌问题解决不了,鲁比奥可能要转向他认为的更关键的议题,那就是亚太地区的经济与安全秩序的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