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共赢 谋求正和(和音)
一个坚持开放、崇尚共享、与各国同行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共赢发展,传递的是希望信心
截至今年 1 月底,秘鲁钱凯港已运输超过 1.5 万个集装箱、11.2 万吨散货。蓝莓、棕榈油、玉米等当地产品脱颖而出,成为外贸亮点。钱凯港重塑 " 秘鲁在全球化版图中的坐标 ",是中国通过高质量共建 " 一带一路 " 赋能共建国家发展的缩影。
历史上,一些大国实现现代化,走的是 " 收割型 " 扩张的道路。这些国家的发展以牺牲其他国家发展为代价,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中国坚持以共生消解零和,以共享替代支配,以自身发展助力其他国家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促进世界现代化,被誉为 " 赋能型大国 "。澳大利亚学者鲍韶山指出,中国是一个 " 赋能者 ",在寻求国内更均衡发展的同时,也在通过贸易、资本输出和技术转让,促进全球一体化,解决数十年来全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赋能之道,在于持续贡献增量与活力,筑牢世界经济发展之基。2024 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 5%,经济总量突破 130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 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
进一步看 "30% 贡献率 ",有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源头活水,有以共赢合作促进创新发展的积极实践,也有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动力。2024 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 43.85 万亿元人民币,成为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中国研发投入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中国科技创新成果不仅惠及本国,也惠及世界;绿色贸易成为中国外贸一大亮点,风力发电机组出口增长超七成,光伏产品连续 4 年出口超 2000 亿元人民币,锂电池出口创历史新高。
赋能之道,在于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外联动性,以共享机遇激活共同繁荣。中国日益成为各国企业的增长发力点、创新实验室。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正式投产,宝马集团沈阳里达工厂全新车型量产下线,西门子医疗在深圳投资建设全新基地,雷克萨斯独资新工厂落地上海金山……密集的项目落地,再次印证新时代中国拥有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机遇。
更高质量的 " 走出去 ",让发展红利持续外溢。2024 年,中国企业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 1438.5 亿美元,比 2023 年增长 10.5%。海尔集团在泰国新建空调生产基地,产量约 85% 将供出口。宁德时代匈牙利电池工厂带动当地形成产业集群,改写欧洲新能源产业版图。在非洲工厂里培训技术工人,在拉美产业园中孵化本土企业,中国产业优势带动各方加快工业化现代化步伐。
赋能之道,在于以科学理念引领时代之变,在因应挑战中塑造全球发展新格局。当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全球发展处于新的十字路口,廓清迷雾、擘画长远的发展理念,是各国共同前行的迫切需要。
中国理念的赋能作用日益凸显:始终倡导发展道路多样化,打破 " 单向度 " 迷思,非洲学者感慨 " 非洲从中国学到最重要一课,是选择符合国情的发展逻辑而非外部给定的公式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出 " 现代化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国都不能掉队 ",被誉为 " 不仅是经济逻辑的更新,更是文明境界的升华 ";始终聚焦共赢、谋求正和,引领越来越多人认识到,当今时代各国发展不是排他的竞技,而是共生的成长;始终推动治国理政经验交流," 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互动配合 "" 扶贫先扶志 ""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等宏观理论与微观经验不断走向世界,充实其他国家破解发展困局的工具箱。
一个坚持开放、崇尚共享、与各国同行的中国,给世界带来的是共赢发展,传递的是希望信心。坚定做 " 赋能型大国 ",中国将不断为世界现代化增添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