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SU 吃瓜黑料网址:黑料不打烊2024-无条件的爱是最宝贵的礼物
中国历史贯穿始终的矛盾,是大一统王朝和小农经济的矛盾。这个矛盾有无数个例子来论证,但用一句大家都听过的话来解释是最好的:忠孝难以两全。任何一个古代的中国人,他一方面是属于自己小农家庭的那一部分,一方面是那个中央王朝的一部分,这两个部分撕裂着他的认同感。而几乎已经没有地方留给他自己。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双重束缚,加在每个中国人的头上。
不要以为这个事情距离大家很远,集体和个人的关系永远是中国社会最尖锐的矛盾,比方说在国外工作,会经常有所谓的 Work-Life Balance,就是工作和个人生活的平衡,意思是你在公司这个集体里面,和你在家庭,和你自己这三个身份里面,寻求一个平衡。但在中国工作,公司的工作就会侵入你家庭的生活,而你自我的部分可能排名在最后。这种痛苦我相信每个读者都体会过,如果你没体会过那说明你运气好到爆炸。
我这周去看完哪吒的电影,我首先在想,和大部分神话故事一样,哪吒这个外来神话故事,也经过了中国本土的改良,哪吒在外来神话里面," 析肉还母,析骨还父,然后于莲华上为父母说法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是佛教里面的舍身概念,放弃肉身,然后感化父母,这是佛经故事里面很常见的,背离家庭,献身佛法的典故。这个故事在印度行得通,在中国文化里面就会遇到很多阻碍,之前说过,中国的原始宗教被消灭之后,中国最奉行的是祖先崇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更不要说还给父母出家。
所以中国版本的哪吒故事,是三太子为了不连累父母,而做出如此举动。淡化了这个矛盾,而最原始佛教故事里面,拜佛还是拜父这个问题,在中国神话里面加上了一个佛塔握在李天王手里,淡化了这个矛盾。
这并不是孤例,外来宗教在中国本土传播的时候,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例如下面这个文物 lol

所以哪吒是个好电影在于,它说的真的是一个中国故事,中国人是天生可以理解电影中李靖和殷夫人对哪吒的爱,我们也可以理解李靖和殷夫人面对哪吒扰乱陈塘关后,那种亲情和公务矛盾的痛苦,毕竟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这种选择。当你周六准备带儿子女儿或者爸爸妈妈出去玩的时候,领导一个电话打过来 ....
那么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框架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有那么一个英雄,能穿过所有世俗的桎梏,去拥抱自己。哪吒两部电影中,我相信大家最感动的瞬间应该会包括:
- 当李靖努力去求乡亲们参加哪吒 3 岁的宴席,他放下了自己作为总兵的责任,去全心意展示自己父亲的爱
- 当殷夫人在公事繁忙中陪哪吒踢毽子,她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在那么几个小小瞬间展示来自母亲的爱
- 当太乙真人捧着宝莲冲向天雷,他放下了自己作为神仙的架子,表达自己作为师傅的爱
- 当敖光不在在乎龙族能否逃出炼狱,而只想敖丙活着,他放下了作为领袖的责任,做出了和李靖一样的选择
- 当申公豹面对申小豹,他不再是那个上进的神仙,而是慈爱的兄长
而剧中的反派,无论是问心无愧的桃子精,为了自己的三位龙王,还是满口仁义道德的鹿童。这些事情我们都听得太多了。为了什么,所以要怎么样,所以要牺牲什么,这些句式都已经太熟悉。
中国人的生活中,从来不缺目的和桎梏,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天生就认为,爱就是有条件的,你要做到什么什么,才会有人爱你。太多的大道理,所谓名正言顺,仿佛不为了什么目的,就没法做什么事情。
这里我得说明一下,我不是说这个世界会充满无条件的爱,你业绩不达标你的领导大概率就不会爱你,这个事情是很难改变的。我想说的是,你总得要有一些无条件的爱。
如果一个家庭中都是有条件的爱,那么这个家庭很可能就是扭曲的,如果一个公司里你一个可以吃饭吐槽的朋友都没有,那这个公司只怕也呆不久,而政治上,下面这句话绝对是至理名言

扪心自问,你难道不想有一天,小时候考试不及格,回到家后父母没有打骂你,反而告诉你该玩玩该吃吃,下次一定考好。或者长大后工作中把事情搞砸了,领导没有骂你,叹了一口气帮你把事情做了。或者领导没有帮你把事情做了,骂了你一顿但回家后你老公 / 老婆对你说,你领导是个煞笔不要在意煞笔的看法。
这种无条件的爱,会成为你记忆中最美好的瞬间,在一些很艰难的时刻,可以帮助你奋发那么一下子。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关键时刻你觉得一个事情胜算只有 30%,大概率要失败,然后你回想起自己过去每天被妻子 / 老公,父母,领导骂是个废物,那你大概率就破罐子破摔了,反正无所谓。如果你回想起过去每天被妻子 / 老公,父母,领导鼓励说,加油你可以的,那你至少会努力一下,因为不好意思试都不试就放弃。我自己的经验是,很多时候面对困难,所谓不到黄河心不死这句话没一点用,因为大部分时候困难都是你已经站到黄河边上了。但很多时候因为朋友和家人的信任,让我决定还是要下水一下,至少扑腾几下,这样回去之后身上湿透了,我可以说我努力过了。大部分时候我都沉了下去,但小部分时候确实就游了过去。
所以无条件的爱是你可以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这是定义自我的核心,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合集,如果你所有社会关系都是有条件的,那么你这个人其实不会有自我和灵魂,因为有条件就意味着可以复制,你考了一百分所以有人爱你,那别人考了一百分也可以爱他。你只是一个无情的考试机器。没有无条件的爱,人就是缺陷的。
解释这个世界并无意义,关键是如何改变它,那么你要获得无条件的爱呢?
我自己的经验是,这玩意是你可以收到的最宝贵的礼物,同时也是你可以送出的最宝贵的礼物。上面这段话也可以反过来写
中国人的生活中,从来不缺目的和桎梏,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天生就认为,爱就是有条件的,别人要做到什么什么,你才应该爱她。太多的大道理,太多的名正言顺,仿佛不为了什么目的,就没法做什么事情。
扪心自问一下,当你面对子女的时候,你会否也有自己意愿的投射,把自己未能完成的事情变成对于子女的期许,在工作中,你给下属布置工作的时候,有一些事情是不是你自己也不会做却要求他去做,是否从来没有关心业绩之外下属的性格和诉求。在你参与政治的时候,是否也没有任何人情。
人是自己所有社会关系的合集,当你所有向外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那么你自然是可复制的,如果你只在子女满足期望的时候爱他们,只在家人如你意的时候爱他们,只在下属满足工作的时候爱他们,那其实你也完全可以取代,你只是一个无情的 KPI 机器罢了。
所以当你看到哪吒中那些感人的瞬间的时候,你不仅可以把自己代入哪吒,其实也可以是那个站在哪吒身前的殷夫人,或者飞上天的太乙真人。
在古典故事中,哪吒结合了印度佛教和中国儒家的思想,这个改写让哪吒的故事在中国流传,但并没有解决那个儒家和佛教的共同难题。本具自足,自足了要干嘛,自强不息,自强了要干嘛?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框架中,无论你是儒家还是佛家的信徒,都其实很难找到自我。
这个时代的中国文艺工作者,确实写出了一些新东西,本具自足,所以我要为我,自强不息,我在人先。只有拥有自我的人,才有那么点可能本具自足,或者自强不息。而还是那句话,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如果所有投射向你,和你投射出去的关系都是有条件的,那么你其实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函数。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资格很有可能是一个事情。
你收到的无条件的爱,和你给出的无条件的爱,塑造了你这个人的自我,至于这个自我要干嘛,我觉得其实中国文化还在探索,所以哪吒 2 也只能说我要有自我,这个自我到底要干嘛还是未定之天。
但这一点进步我觉得已经弥足珍贵了,我一直相信,自我的,才能是集体的,民族的,才能是世界的。一群找到自我的人,因为共同目标组成的集体,是最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