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一度|金牌数创历史背后,亚冬会给中国冰雪留下无限遐想

中国队在金牌数和奖牌数上都创造历史。
32金27银26铜,当第九届亚冬会的圣火将在哈尔滨徐徐熄灭之际,中国代表团交出了一份相当惊人的成绩单。
北京时间2月14日,第九届哈尔滨亚冬会正式落幕。作为东道主,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事的金牌数和奖牌数都创造了历史新高。早在4天前,中国队就完成了单日夺下6金的好成绩,将金牌总数积累到21枚,已经超越了以往历届的金牌数。不仅如此,当所有比赛收官,中国队的32金更是追平了哈萨克斯坦队在2011年阿斯塔纳-阿拉木图亚冬会上创造的单届金牌总数纪录。
“本次亚冬会170名运动员参加全部64个小项比赛,是我国亚冬会参赛历史上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主任、党委书记王磊在总结本次亚中国队的冬会表现时提到了老将的坚守以及新人的崛起,不过,在他看来,亚冬会作为一次练兵也暴露了中国冰雪健儿们在冲击米兰冬奥会的问题和短板,“包括花样滑冰、冰壶以及部分雪上项目的冬奥参赛资格还需要去拼搏和争取,整体形势不容乐观。”

徐梦桃(中)夺下两金一银,成为本届亚冬会闭幕式旗手。
老将新兵,包揽和统治成新关键词
回顾过去一周时间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上的表现,老将压阵、新人崛起,可以算是最恰当的总结。
在总结中国队各个项目的表现时,王磊就提到了中国冰雪健儿老中青三代的共同努力,“本次亚冬会,以高亭宇、徐梦桃、齐广璞、范可新为代表的北京冬奥会冠军展现了老将的冠军实力和良好的身体状态、竞技状态。以韩梅、宁忠岩、王强等为代表的中生代运动员收获的成绩令人鼓舞,展现了米兰周期创新备战模式、提升训练质效的积极成果。本次亚冬会,优秀的年轻运动员不断涌现,让我们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道路、模式充满了自信。”
徐梦桃无疑是本届亚冬会上最有故事的老将之一。时隔18年再战亚冬会,徐梦桃以两金一银收官,相比于她在重回赛场之后展现出的扎实技术和稳定心态,她对于赛场的热爱、对于竞技的渴望以及对于后辈新人的提携更加难能可贵。作为本届亚冬会闭幕式的旗手,34岁的徐梦桃还期待着再战米兰冬奥,“希望可以在米兰冬奥会的赛场上为祖国再次争光,把自己最好的表现展现出来”。

高亭宇成为本届赛事的“三金王”。
与徐梦桃的举重若轻有些不同,在新老更迭更快的速度滑冰赛场上,拼到吐的“三金王”高亭宇展现出了中国运动员的坚持和韧性。男子500米决赛力压韩国夺冠后,高亭宇在场边呕吐,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在接下来团队追逐中的表现。作为老将在赛场上如此坚定,也推动了中国速度滑冰队伍以11金5银5铜结束本届亚冬会之旅,创造历史最好成绩。
如果说,老将的稳定发挥是中国队的支柱;那么,年轻人的异军突起则让中国冰雪看到了未来的希望。
当中国队的明星运动员谷爱凌在亚冬会前因伤退赛,未满22岁的李方慧令人惊喜地问鼎了自由式滑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这枚金牌还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的首金。而在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赛场上,虽然男队有齐广璞和徐梦桃压阵,但是19岁的小将李心鹏和代表团里年龄最小的陈雪铮依旧有能力争金夺银。
老将新兵的共同努力,让“包揽”和“统治”成了本届亚冬会中国队的关键词——自由式滑雪11枚金牌夺下7枚,速度滑冰拿下14枚金牌中的11枚,在这两个项目上展现了亚洲范围内的统治力;而在滑雪登山项目上中国队更是包揽3个小项的全部金银铜牌的9枚奖牌。

中国队在滑雪登山项目实现包揽。
对标米兰冬奥会,仍需正视差距和不足
值得一提的是,在统治和包揽这两个关键词背后,中国代表团在本届亚冬会的竞技表现呈现出了“多点开花”的特点。
王磊就在总结中提到了本届亚冬会的亮点——在稳定住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短距离、空中技巧等传统优势项目的基础上,争金夺牌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速度滑冰收获11金,技巧类雪上项目取得6枚金牌,越野滑雪收获5金,米兰冬奥会新设项目滑雪登山包揽3个项目全部9枚奖牌。
王磊就强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更是我国冰雪健儿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刻苦训练、勇攀高峰的努力结果。”
在王磊看来,中国队在本届亚冬会上完成的金牌数和奖牌数的历史性突破,离不开冬季项目在“育人才”和“强弱项”战略部署上的进展,“运动员来源广泛,既有传统北方地区的运动员,又有其他20个省区市的运动员,还有来自9个少数民族的26名少数民族运动员。此次代表团运动员平均年龄23岁,既有经验丰富的老将担纲,又有大量优秀新人涌现,可以说是精锐尽出、全力参赛。”
当然,有惊喜和突破,但也不能忽视问题和短板。尽管中国队在本次亚冬会的成绩喜人,但如果将这些成绩放到世界范围内对比,中国队冲刺米兰冬奥会的任务还很艰巨,差距也很明显。

中国队在此次短道速滑的“中韩对抗”中就不占优势。
中国短道速滑队在本届亚冬会上遇到的挑战,就是必须正视的问题之一。在此次“中韩对抗”上,中国队以老带新夺下2金2银4铜,韩国队最终以6金4银3铜占据上风。抛开比赛中的碰撞以及裁判的争议判罚,目前这支中国短道速滑队与韩国队在整体实力上还是存在着一些差距。
“一方面,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传统冰雪强国挪威、德国、荷兰、瑞士、美国、加拿大,以及东道主意大利,亚洲近邻日本、韩国等都在不同项目上具备强大的竞争力甚至统治力,给我们的备战工作特别是优势项目的争金夺银造成了极大压力。”王磊在总结时也清楚地提到了如今冬季项目的国际竞争形势,“另一方面,米兰冬奥会参赛资格的争夺日趋白热化,男女冰球均已确定无缘米兰,花样滑冰、冰壶以及部分雪上项目的参赛资格还需要去拼搏和争取,米兰冬奥会的资格获取形势和最终代表团规模不容乐观。”
作为冬奥会之前的一场重要练兵,王磊也希望各支队能够借助此次赛事积累的经验,进行自我剖析和反思,不断提升冬季项目竞技综合实力和为国争光能力,全力完成米兰冬奥会参赛任务,推动冬季项目高质量发展。

中国男女冰球都无缘米兰冬奥会。
亚冬会背后,中国冰雪运动快速发展
为期一周的亚冬会,不仅留下了众多或热血、或激情、或温暖、或感人的赛场瞬间,而且也展现了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从北京冬奥会至今的稳步发展。
在竞技层面上,中国竞技冰雪运动完成了“补缺项”和“抓参赛”的历史任务。
据中国体育报报道,北京冬奥周期,中国竞技冰雪运动短时间内实现“全项目开展”“全项目建队”,为中国冬季项目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而进入后冬奥时期,中国竞技冰雪运动在“扩版图”和“强基础”上持续发力。以“十四冬”为例,首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共有35个参赛代表团,其中17个省区市是第一次组团参赛,代表团整体规模达到4391人,不少省份不仅是第一次参赛,还取得了奖牌乃至金牌。
而在群众冰雪和冰雪产业方面,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后所留下的跨越式发展红利还在持续释放它的作用,哈尔滨作为亚冬会主办方在赛场外搭建起的一整场“冰雪狂欢”就展现了中国冰雪惊人的发展活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据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结束至2024年4月,全国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率为22.13%,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3.13亿人。群众身边的冰雪场地设施规模进一步扩大。根据最新两年的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共有冰雪运动场地2452个,较上年度增长8.45%。另据《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自2015年以来,中国冰雪产业规模从最初的2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3年的8900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大关。

中国冰雪产业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迎来了好几波快速发展。
而哈尔滨的冰雪旅游业也早已出圈,近年来,哈尔滨推出了“全季化”冰雪旅游模式,通过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点的结合,哈尔滨不仅在冬季推出滑雪、冰雪节等传统项目,还通过夏季的冷气体验、冰雪文化展示和温泉等项目。此次亚冬会,冰雪文化村、雪地漂流等新型项目也借助赛事让更多的亚洲游客感受到了来自中国冰雪产业的震撼。
“哈尔滨亚冬会从取得举办权到开幕仅有580余天,是近年来我国筹办时间最短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但得到了亚奥理事会、各参赛代表团等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这证明经过北京冬奥会周期的历练,我国冰雪项目的办赛能力和专业人才有了极大提升。
在谈及本次亚冬会的高水平办赛时,王磊也期待着借助着这场亚洲冰雪运动盛会的举行,能够推动中国冰雪运动和冰雪产业快步走上新的台阶,“不断规范和提升的办赛能力,培养和储备了越来越多的办赛人才,这些都为我国竞技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夯实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