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吃瓜热门大瓜每日更新:八戒电影在线看免费版高清-来论|哪吒“故里”之争:神话IP背后的文化与商业博弈
春节期间,《哪吒之魔童降世》续集《哪吒2》的上映,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议。《哪吒2》的走红不仅让人们重温了这个经典的神话故事,也引发了关于所谓哪吒“故里”的争论。宜宾、天津、蚌埠、江油等地纷纷宣称自己是哪吒“故里”。这一现象不禁让人深思:哪吒,一个虚构的神话人物,究竟有何“故里”可言?
哪吒,这一源于古典小说《封神演义》的角色,因其勇敢、叛逆和对抗强权的形象,即使是在当代社会,依然深受观众喜爱。他在神话故事中是李靖之子,出生于陈塘关,这一地点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哪吒的象征。然而,陈塘关作为“故里”是否有着绝对的历史权威性?答案并不简单。哪吒故里之争的本质在于对文化根源的探索与认同。古代神话人物的传说经几百年的演变,不同地区可能通过各自的文化特色对其进行了重新解读。这不仅是对哪吒形象的延续,还是地方文化自信的表现。
在文化旅游日益火爆的当下,哪吒形象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他是勇敢、叛逆、正义的象征,其故事融合了佛道文化元素,历经千年在民间口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各地而言,哪吒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文化符号,代表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承。宜宾依托当地的哪吒洞、哪吒庙等传说遗迹,强调哪吒与宜宾的渊源;天津则凭借哪吒闹海故事与海河文化的紧密联系,打造出独特的哪吒文化氛围。蚌埠通过地理命名、非遗传承和文旅开发,将哪吒传说融入地方历史与集体记忆,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这些地方都试图通过哪吒这一文化符号,唤起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从这个角度讲,“故里”之争是各地对自身文化价值的挖掘与彰显。
然而,在这场“故里”之争背后,商业利益的驱动也十分明显。随着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一个热门的文化IP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哪吒作为拥有广泛受众基础的神话形象,无疑是一块“金字招牌”。以哪吒为主题的文化旅游项目,如主题公园、文化节等,不仅能吸引游客,带动当地旅游消费,还能促进周边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一些地方为了争夺哪吒“故里”,不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宣传推广,打造相关文旅项目,试图在文化旅游市场中分得一杯羹。这种商业驱动下的“故里”之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哪吒文化的传播,但也容易导致文化的过度商业化。
面对哪吒“故里”之争,一方面,要尊重各地对哪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鼓励他们深入挖掘哪吒文化内涵,通过创新的方式将其呈现给大众,让哪吒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要警惕过度商业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能让文化成为商业的附庸。哪吒“故里”之争,既是文化的碰撞,也是商业的博弈。只有在文化与商业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让哪吒这一神话IP真正造福于社会,让古老的神话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作者单位:安徽颍上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