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无限传媒旗下12个品牌介绍:抖音热门话题图片-“你就学心理学的,咋就患上了抑郁症?”
经过多项检查,若溪确诊轻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博士、从业超过 10 年的心理咨询师,她感到晴天霹雳。但也因此,她更对这些病症有了更深入的心理体验—— " 千万不要听到谁得抑郁症就冲到 TA 家里,妄图把对方的生活背在身上。那样不但帮不到患者,还可能摧毁自己。"
作者 | 晓洋
编辑 | Felicia
题图 | 受访者供图
踏入新的一年,曾经的 " 元气少女 " 赵露思的健康状况备受关注——照片里的她,看起来憔悴无力。她发长文回应,承认自己患上抑郁症。
回顾过去五年,赵露思表示自己不够重视心理问题。起初,她尝试用自责的方式来处理抑郁情绪;后来受家人离世等事件影响,而未能持续治疗。去年以来,她的身体出现频繁眩晕、关节疼等抑郁症躯体化症状,严重时连吃饭走路都成大问题。
抑郁症早已不是陌生小众的疾病。《2022 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超过 9500 万,这意味着每 14 个人中就有 1 个抑郁症患者。然而,从了解病症到积极治疗,两者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据统计,在一年内被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中,仅有 9.5% 曾接受过卫生服务机构的治疗。
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情绪感冒,也无法吃三五天药就立即恢复。一旦患上抑郁症,身心会遭受什么样的磨难?如何与抑郁症患者沟通相处,从而避免对方走向不可挽回的状况?一些流行的心理词语,比如原生家庭,为什么更可能把人困在认知的死胡同里?
心理咨询师若溪接受了新周刊记者采访。在新近出版的《自我的重建》一书中,她讲述了自己 4 年间 3 次患上抑郁症并最终康复的经历。从治疗师与患者的双重视角,若溪勇敢地剖析了自己在康复路上踩过的 " 坑 ",分享了自己劫后余生的欣喜。
《自我的重建》
若溪 著
中信出版社 · 心理分社,2025-1
" 你就学心理学的,
咋就患上了抑郁症?"
北京某身心疾病科室里,医生说:" 你一看就很焦虑。" 若溪连忙否认:" 没有,我挺好的 "。
在医生的要求下,若溪深深吸气,又缓缓吐气。她这才发现之前自己一直耸着肩。对于这名二胎妈妈来说,放松的感觉久违到有点陌生。由于孩子长湿疹闹觉,她已有两三年没睡过一个整觉,当天看医生是为了开辅助睡眠的药品。
经过多项检查,若溪确诊轻度抑郁症和中度焦虑症。作为一名应用心理学博士、从业超过 10 年的心理咨询师,她感到晴天霹雳。" 以前抑郁症这个名词,只会出现在书本里和一些(来面诊的)个案讨论上,怎么会落到我的头上?"
这些年的生活场景一股脑涌现。在同龄人当中,若溪俨然 " 人生赢家 " ——在公司里头,顶着专业光环,身兼重点高校心理咨询师一职;在家庭中,她儿女双全。这位运动达人自认身体不错,一年下来不曾感冒,还常庆幸自己长期失眠也不耽误任何事。
走出抑郁症后,心理咨询师若溪更注重生活的张弛有度。(图 / 受访者供图)
事情没耽误,就是误了自己。若溪在 " 鸡 " 娃和 " 鸡 " 自己之间往返跑,每天一睁眼就是忙于照料家人和工作。确诊后,她才意识到之前自己一直处于应激状态。" 哪里是我身体好,是身体在调动所有的能量,让我应付生活而已。不是没有病,而是不敢病。"
既然有病,就得吃药。拿着治疗抑郁症的药品,若溪犹豫不决——药,吃还是不吃?她认真阅读了所有药品的说明书。经过一轮思想斗争,若溪第一次吃抗抑郁药是含着泪吞下去的。她形容当时像极了 " 宫斗剧里被迫服毒的情节 "。
严格遵照医嘱,她晚上总算能睡上整觉。突然,她的药被家人扔掉了,因为家属比她更难以接受她患有抑郁症的事实,甚至质问:" 你就学心理学的,咋就患上了抑郁症?"
无论如何,若溪还是选择相信医生,再次跑去挂号开药。她打通精神分析师的电话,开始一周多次的心理咨询。"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就像垫在我脚底下的两块砖石,让我不被抑郁的沼泽完全淹没。" 若溪说道。
" 你要坚强 " 是最无效的一句话
四年来经历三次抑郁症,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若溪经受了不同躯体症状的煎熬。抑郁症看似是心理问题,实际会影响患者的内分泌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从而影响到整个身体的运行。若溪解释:" 身体是心灵安放的一个场所。如果这个场所的物质基础出了问题,或者精神系统出了问题,彼此都会相互影响的。"
她说,很多症状除了患者本人,其他人很难觉察到。初次确诊,若溪感到自己思维明显变慢,判断力骤然减退,站在衣柜前半小时,硬是挑不出一件能穿去买菜的衣服。抑郁症还影响到她的手眼协调能力,她打了 20 多年网球,突然发球时却连抛都抛不直。有时候,血液上涌所造成的强烈窒息感或者自杀的念头,会像闪电那样突然来袭,使她感到如临深渊。
若溪酷爱打网球,曾教会身边十多位朋友打网球。(图 / 受访者供图)
这些复杂的身心处境,她无法奢望所有人都能理解。一名亲人曾对若溪说 " 要勇敢坚强一点 ",鼓励她每天要有计划,每完成一项就打钩。当时听到这些所谓的鼓励和日程,她觉得自己快要窒息了。经过亲测,若溪发现,对抑郁症患者最无效的一句话是 " 你要坚强 "。
对于这些不明所以的质疑,若溪会主动远离。与此同时,她倍加珍惜愿意陪伴自己走过康复路的亲朋。70 多岁的妈妈从老家来到北京,骑着自行车送孙辈上学。哥哥下了班跨半座城,跑来给她做饭。闺蜜二话不说领着她到郊区散心,耐心陪她重新开始练习网球基本动作。一位朋友帮她整理了乱糟糟的客厅和衣柜,使当时判断力告急的若溪松了口气。
回过头来看,若溪感恩这些仗义相助,而且欣喜大家在帮助时注意了相处的边界。
抓住老天爷给的提醒
与抑郁症抗争的过程中,若溪深刻认识到抑郁症并非现代社会的产物。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类似的 " 情志病 " 的记载。随着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人们在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后,开始有更多的时间关注内心的感受,抑郁症也逐渐浮出水面。
十多年的心理咨询工作中,若溪遇见各种各样的来访者。在她看来,比较完美主义、事事都要做到最好,一遇到困难就自我反思,这样的性格可能会增加抑郁易感性,患病概率会大一些。然而,抑郁易感不等于必然会得抑郁症。
在人均内卷的职场里,领导 PUA 叠加自我 PUA 非常常见,有网友感叹 " 现在但凡上进点的朋友都抑郁了 "。若溪把快节奏的都市生活比作高压锅,而人就好比这高压锅里的排骨。若压力不是特别大时,人能够承受,打开锅,里面依然是排骨;如果压力过大或者持续时间过长,排骨就会全部粉碎。
从抑郁症逃出来后,若溪学会时刻评估自己的压力承受范围,留意睡眠、体重和毛发生长等情况。" 老天爷无时无刻不在给提醒,只不过我们(未必)接收得到。在高速运转的社会里,没有这种觉知,就像盲人骑瞎马走在悬崖边上。"
抑郁症康复后,若溪选择离开压力满满的大城市,到云南开启新生活。(图 / 受访者供图)
这种对自我的觉知,聚焦当下,也重启对过去的回顾。初犯抑郁症的时候,若溪就不住反思自己得抑郁症的原因。她和精神分析师一起,重访了自己的童年、学生时代和婚后生活的记忆,像剥洋葱那样回溯性格和认知的源头。
幼时安全感缺乏的经历催化了若溪部分的抑郁易感特质,但是她不愿意简单地把锅扣在 " 原生家庭 " 上面。她认为社会流行的 " 原生家庭 " 概念,容易让人陷入‘完美父母’的错误假设,把问题完全归咎在外。父母会有错,但也不能忽略他们的初心与局限。" 我们没办法重新活一遍,但是我们可以修改自己的内心对世界的认知。"
别人看来若溪被抑郁症反复折磨,但是她却认为抑郁症是一份礼物,给了她重建自我的机会。" 以前自认为世界离不了我,其实离开了我,世界照样转。那么,我就把自己先照顾好,才有可能去关照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劫后重生,若溪知道了自己身体和精神的极限,她重新找回生命中的阳光和洒脱。
Q&A
新周刊:演员赵露思发微博承认自己从 2019 年开始有情绪方面的问题,直到去年出现明显的抑郁症躯体化症状。作为朋友,观察到对方的哪些症状需要表达关心?
若溪:曾经和你有很多交流的人,突然不怎么交流,信息也不怎么回。换句话说,TA 与人沟通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可能是第一个信号。
第二个信号是抑郁症到一定程度会呈现出 " 抑郁样貌 "。大概有两个极端,一个是突然变瘦,体重骤减 10 斤以上,皮肤失去光泽,脸颊凹陷,眼神涣散。另一个可能是由于暴饮暴食,体重短时间内剧烈增长。这种 " 抑郁样貌 " 很可能是内分泌系统紊乱导致的。
(图 /《以家人之名》)
还有一些辅助的信号,比如经常出现严重失眠,言语里透着悲观,甚至把平时珍视的东西拿去送人,仿佛要跟这个世界告别。亲朋身上出现这些信号,就要小心。
新周刊:第一次患抑郁症时,你的确诊结果是 " 轻度抑郁症与中度焦虑症 "。抑郁情绪、抑郁症与焦虑症,这三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若溪:抑郁情绪是一种情绪。别看它和抑郁症差一个字,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抑郁情绪是人一生中或多或少经历的,比如受到某个事件打击,然后心情比较低落,但是能恢复过来。抑郁情绪也不会导致一些躯体性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身心功能的紊乱,还会导致躯体化症状。第一个特征是情绪低落,第二个特征是伴随思维减慢,第三个特征是行动减少。我很喜欢打网球,但抑郁症发作时就不想去打球。这三点持续超过两周没恢复,较容易被诊断为抑郁症。
当然,从医学上,抑郁症的诊断还有很多测量方式,比如脑电图、血液生化、焦虑抑郁量表等。医生会综合这些结果,才会诊断这个人是不是有抑郁症。
抑郁症患者大多有轻重程度不一样的焦虑症。患有焦虑症的人时时像热锅上的蚂蚁,为一些还没发生但可能发生的事儿而担忧,去做很多不必要的预防。
新周刊:提起吃药,不少人会担心药物产生的副作用。患有抑郁症就得吃药吗?不吃药可以吗?
若溪:如果医生判断要吃药,就大胆地吃,这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为了写作《自我的重建》,我也采访了一些医生,了解到抗抑郁药已进入到第四代,比原有的药效果增强,同时副作用减少了。
服药是为了让我们的身体不掉入恶性循环,但是能不能有效,则是后话。研究数据表明,只有不到 1/3 的人对抗抑郁药敏感。就算每个抑郁症患者都遵医嘱服药,也仅有 1/3 左右的人能有明显的疗效。
(图 /《年少日记》)
有病就治疗,不必过度把吃不吃药的责任放到自己身上。
新周刊:抑郁症患者的服药周期是怎样的?什么情况下才是最合宜的停药时间点?
若溪:一个抑郁症病人从吃上药到最后能够停药,最快的时间至少两年。抑郁症本来就是多年慢慢形成的疾病,所以病去也像抽丝,得慢慢来。
人们容易有一个误区,我都吃上药了,甚至连吃 5 天,怎么没见变化?对不起,精神科的药物不是说你吃了马上就有效果。这药得在身体代谢力储存到一定量,通常至少半个月至一个月可能才会起作用。
服药中途,病人提前自己减药或者停药,这是非常危险的。它会有一个戒断反应,严重的会损伤神经。
新周刊:要是终身吃药,咋办?
若溪:我经历了两次抑郁症复发。医生告诉我,要是出现第三次复发,我基本上要终身服药。这话乍一听很可怕,但慢慢就释怀了。高血压、糖尿病不也得终身服药吗?要是真要终身服药,我就把自己当作得了慢性病。只要能保持心理健康、能做想做的事,服药就服药。
新周刊:身边患有抑郁症的朋友常会自责,大家都在上班上学,为什么偏偏就我患上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如何在追溯抑郁症成因的同时,又不陷入自责当中?
若溪:自责大可不必。如果是我主观原因导致某个事情,我需要反省,也会自责。但是得抑郁症是我们主观想要的吗?肯定不是。我们都希望自己健康,所以我觉得这个 " 自责 " 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这人的思维习惯。这也是抑郁的一个蛛丝马迹。
(图 /《一点就到家》)
我剖析过自己患上抑郁症的原因,第一个是我从小怎样被养育。我没有办法去决定我生在什么样的家庭、有什么样父母。
第二个原因是我成年后所处的高压环境。成年环境里头,我会选择自己生活的城市,但是这个城市会以什么样的环境来影响我,也不是我自己能够决定的。
第三个原因,我经常遇到降低我自尊的一些事件和说法,那更不是我自己愿意的。所以我觉得自责大可不必,反思可以,但是我们没有义务要去为其他人的错误买单。
新周刊:发现身边亲朋患有抑郁症,普通人与患者沟通时应该注意什么?
若溪:如果身边有人患有抑郁症,在言语上不要想着去鼓励 TA。当你鼓励 TA" 把自己打扮漂亮一点 ",其实 TA 听到的是自己的不堪。给他打气加油也可能带来新的压力,因为他会怕辜负朋友的一番好意,让自责感变得更重。
真能支持到我的,是哥哥当时说的一句话:你不用坚强,只需要按你自己的喜好,去放松休息就可以了。听到这个话,我觉得终于有人懂我了。
(图 / 受访者供图)
不需要去鼓励他,他知道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做什么,也请相信他自己的判断。如果他想逛街就陪他逛街,想发呆就让他发呆,想旅游就帮他订票,仅此而已。
新周刊:人这一辈子里,难免会碰到工作家庭等麻烦事件集中爆发的情况。抑郁症康复者面临新的压力时,需要注意什么?
若溪:生活每天都有事情要面对,但是关键是我变了。当我的认知变了,我对世界的解读也变了。
以前孩子要手机,我不给他,孩子会哭闹,以前我会觉得很烦。看起来是因为他哭闹才引起我的烦,我要调动能量去安慰他,要么满足他,他要么拒绝他。我把这件事看作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在我的认知变了,我不再把孩子哭闹看作一个麻烦或者问题。孩子哭闹,我会觉得他有需求要表达,那就哭闹一会儿。我心里没有两个劲儿在较量了。
真正高妙的是(想办法)让这些情绪不产生。现在生活里各种事情,不会像之前那样很容易激起我的情绪。河流的河道改变了,水的流向自然也就改变了。
认知改变后,若溪的生活状态也随之改变。(图 / 受访者供图)
新周刊:我的朋友是部门主管,一名下属患有抑郁症,他会突然发个消息,就把工作放下不管去休息了。朋友想体谅下属,但公司并没有任何制度能支持。什么样的社会和企业氛围,更有利于减少抑郁症的发生?
若溪:一个人还在公司上班,但他的工作能力消失,或者他拒绝工作,我把这个现象叫作 " 非战斗性减员 "。对于主管或者企业主,这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儿,一方面工作需要有人干,另一方面又担心员工万一自杀,可能对企业造成毁灭性打击。
我身边有一个事件,也许可以参照。我闺蜜的公司有一个能干的年轻主管,抑郁后想要辞职。闺蜜想挽留这名主管,自掏腰包让他来我的民宿住了一段时间。
来到民宿,他每天跟着我生活。我修剪枝叶,他就递剪子;我照顾小狗,他就拿狗粮。没有刻意的开导,他的眼神却慢慢有光彩了。住了 10 多天,他说可以回公司接着上班了。
暂时离开压力源,感受鲜花与阳光。(图 / 受访者供图)
我只是给了一个物理空间,使他从倍感压力的地方出来。然后,每天生活还在继续,仅此而已。
如果发现员工因心理疾病而想要辞职,企业主首先要把员工的压力降下来,而非把人家开除。第二个是让对方选择一些能休息的环境,给他一定的时间。当然,企业也不能无限地等下去。
如果抑郁的员工因这次的 " 劫难 " 而对自我有了思考和成长,回到原来的岗位,也许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校对:遇见;运营:小野;排版:方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