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max3232:糖心vlog网址-对话|里昂双年展主席:百川之声,如何涉水而行
第17届里昂双年展“百川之声,涉水而行”(Les voix des fleuves, Crossing the water)这些天正在法国里昂展出。展览聚集了全球78位艺术家,包括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安妮特·梅莎热(Annette Messager)等全球知名艺术家,也有年轻艺术家的创作。
在11月的上海艺术季期间,双年展主席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Isabelle Bertolotti)受法国驻华大使馆之邀,参加“上海艺术周,法国在!”,并就里昂双年展的特色及为新一代艺术家提供发声机会的愿望接受了澎湃艺术专访,“与历史的关系,与过去和未来的遗产的关系,似乎是新一代共同关注的问题。”
澎湃新闻记者了解到,此次双年展由新任巴黎美术学院院长亚历克西娅·法布尔(Alexia Fabre)担任策展人,展览空间扩展到里昂市的九个场所,包括旧修理厂、里昂当代美术馆、里昂维勒班当代艺术学院以及国际美食城旧址等。双年展主席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Isabelle Bertolotti)则希望为新一代艺术家提供发声机会。
展览现场,摄影/Jair Lane
里昂双年展以里昂这座被罗纳河和索纳河穿流的城市为出发点,提出了“百川之声,涉水而行”的主题,法语“Les Voix des Fleuves”意为“百川之声,英语“Crossing the water”意为“涉水而行”,两种语言的并置或许也指向了主题所传递的流动与跨越的隐喻。展览从河流的声音出发,试图建立起一种在艺术、自然与人类之间的交织中更深刻的对话。
里昂双年展旧修理厂(Les Grandes Locos)展场,摄影/Jair Lane
其中,旧修理厂是曾用于火车维护的工业旧址,策展人将展览聚焦于涉及修复的集体体验和实践。修理厂展区放置了多件与“声音”相关的作品,并且始终贯穿于展览的空间之中。例如,艺术家莉娜·拉佩丽特(Lina Lapelyté)在一片荨麻园中播放的歌声;德芒特斯·纳克维丘斯(Deimantas Narkevicius)的视频则是对历史的主观探寻。这里曾是成千上万工人聚集的场所,他们的工作痕迹至今仍然留存在大厅的地板和墙壁上,成为了法国铁路历史的真实见证。多位艺术家接受委托,对空间进行命题创作,如米歇尔·德·布罗因(Michel de Broi)在修理厂拱形天花板上的灯光装置《光线之线》突出了建筑的裂缝与修补的痕迹。同时,这不仅是物理的粘合,也象征性地修复了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展览现场,摄影/Jair Lane
在里昂当代艺术馆中,展览以艺术家纳达夫·坎德尔(Nadav Kander)以长江为主题的作品展开,在《重庆IV(周日野餐)》中,一家人在河岸边的废墟上享用周日午餐,这一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了他们适应环境与社会剧变的方式;香特尔·阿克曼的视频装置《镜中》基于其1971年的短片《被爱的小孩或我在扮演一个已婚女人》中的一个场景,一位几乎全裸的年轻女性站在镜子前,评论自己的身体;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和安妮特·梅莎热的作品交织着个人与普遍的叙事……
于2019年里昂双年展确立的国际青年艺术家创作单元(Young International Creation),今年首次由五位国际艺术家和五位当地艺术家在里昂维勒班当代艺术学院展出作品。据悉,尽管整个双年展的预算相较于上一届有所缩减,但近三分之一委任创作依然传递了双年展主席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Isabelle Bertolotti)为新一代艺术家提供发声机会的愿望。
在11月的上海艺术季期间,双年展主席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接受了澎湃新闻专访,谈及了此次双年展中多元化的作品和展示空间的联系,及对新一代艺术家的关注。
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
专访|伊莎贝尔·贝尔托洛蒂(Isabelle Bertolotti)
澎湃新闻:今年,里昂双年展主题为“百川之声,涉水而行”,如何解释这一展览主题?这一主题与法国里昂当下的艺术生态有着什么样的关联?
伊莎贝尔:里昂市位于罗讷河与法国第一大河索讷河的交汇处、大都会区和整个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今年的里昂双年展植根于里昂市,并在九个地点举行,包括从里昂北部的里昂当代美术馆,经里昂国际美食城和法国铁路网的前技术中心,到里昂以南 30 分钟车程的圣罗曼-恩加尔美术馆。同时,双年展也扩展到了整个地区,在展览期间,将举办300场相关的补充活动。
这一地区的地理环境为今年双年展的策展人,巴黎美术学院(Beaux-Arts de Paris)院长亚历克西娅·法布尔(Alexia Fabre)提供了思考的食粮。因此,水域、桥梁和可能的交叉点成了交流与相遇场所的隐喻,也是边境地区、不可能的对话和时有冲突的隐喻。
莉娜·拉佩丽特,《斜坡研究》,装置、行为表演,2022 -2024年,第17届里昂双年展展览现场 © ADAGP, Paris, 2024,摄影/Jair Lane
双年展中,“声音” (voix)一词指的是双年展特有的声音维度。在这个维度中,一系列作品相互交流,通过其多元、和谐或不和谐的美学,探索声音及其作为互动和交流手段的特性。这也是一种发声的方式,因为这些声音与双年展邀请的78位艺术家的声音相对应,它们以复调的形式相互共鸣,并与双年展的场馆产生共鸣。
这种对“他者”主题的探索与法国和里昂当前的艺术生态有关。因为它唤起了过去的遗产,并想象了新的行为方式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特邀艺术家们在这里探讨了生态、地理、政治和社会问题,以想象潜在的未来。
格蕾丝·恩迪丽图,“蓝房间”项目 ,摄影/Jair Lane
澎湃新闻:此次里昂双年展的亮点作品有哪些?可否举例说明?
伊莎贝尔:双年展汇集了不同身份、不同年代和不同学科的艺术家,共呈现了280多件作品。法国和国际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与他们前工作室负责人的作品,以及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和安妮特·梅莎热(Annette Messager)、香特尔·阿克曼(Chantal Akerman)、西尔维·范尚(Sylvie Fanchon)和安热·莱奇亚(Ange Leccia)等享有盛誉的艺术家的作品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传播和交流的网络。
莫娜·卡拉(Mona Cara)的巨型悬挂作品《仙人掌》,摄影/Jair Lane
今年有许多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包括艺术家莫娜·卡拉(Mona Cara)的巨型悬挂作品《仙人掌》( Le Cactus ,2024年),这是一个由当地社区、居民和用户参与的长期合作项目。其中,蕾丝和提花部件的制作采用了传统技艺和工业技术。在布里厄德的蕾丝博物馆(Musée de la Dentelle de Brioude),莫娜·卡拉与蕾丝制作师合作,并在查理鲁的织造厂(Usines de Tissages de Charlieu)使用提花织机。这些悬挂作品由里昂两个区的当地居民组装而成,是双年展所创造的共同创造和信任空间的典范,也是传统与现代实践以独特方式交汇的案例。
奥利弗·比尔(Oliver Beer)的《共振项目:洞穴》,摄影/Jair Lane
另一件标志性作品是奥利弗·比尔(Oliver Beer)的《共振项目:洞穴》( Resonance Project: The Cave ,2024年)。这是一件身临其境的作品,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八位表演者,在法国西南部的史前洞穴艺术遗址——丰德高姆洞穴(La grotte de Font-De -Gaume)内中唱出他们的第一段音乐记忆。另外,还有巴斯蒂安·大卫(Bastien David)的《敏感》(Sensitive,2024年),这是双年展的参与性作品之一,邀请公众通过用锣和瓶子来产生共鸣,并让他们共同演奏一场音乐会。这些作品深受公众欢迎,他们体验到了迷人的音景,创造了共同的时间和聆听体验。
一些作品还涉及仪式和治疗问题,如生于萨尔瓦多的艺术家兼治疗师瓜达卢佩·马拉维拉(Guadalupe Maravilla)的雕塑作品,他利用个人的移民经历和疾病经历,为针对移民的系统性暴力创造了可激活的锣和“治疗机器”。
澎湃新闻:据悉,在此次双年展中,您呼吁“为新一代艺术家提供发声机会的愿望”。可否谈谈您所观察到的,法国乃至全球的新一代年轻的艺术家所处的艺术环境是怎么样的?
伊莎贝尔:里昂双年展致力于支持年轻艺术家,每年都有新作品问世。今年的双年展则是将年轻艺术家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他们的艺术环境充满了对当下的强烈批判,以及对资本主义、种族主义和父权制以及边缘化等机制的抵制。然而,这些批判从来都不是暴力性的,而是通过图像、诗歌或音乐来表达,并强调了相遇,提出了警示或补偿的建议。
马洛·查普伊(Malo Chapuy)的画作重新使用了《圣经》叙事中的圣像和中世纪在木头上绘制蛋彩和镀金的绘画技术。让我们在欣赏被当今生态危机破坏的景观:画中的人物穿着中世纪服装,在风力涡轮机前摆姿势。通过在过去和现在之间来回穿梭,艺术家凸显了我们在不久的将来才会明显感觉到的畸变。或者说,这些畸变将完全融入我们共同的历史。
汉斯·沙布斯,《流人纪念碑》,2024年,第17届里昂双年展展览现场,2024-2025年 © ADAGP, Paris, 2024,摄影/Jair Lane
罗伯特·加布里斯(Robert Gabris)创作的《庇护所:躁动之诗》( Asylum – A Poem of Unrest ,2024 年)是一部多学科融合的诗歌作品。昆虫在其中揭示了它们的庇护所,一个对抗人类压倒性世界的自卫式地下世界。作为一名同性恋艺术家,加布里斯使用了纺织品和计算机生成图像,以探索身份和流动性问题。
杰瑞米·达农(Jérémie Danon)和 Kiddy Smile 的影像作品《RIDE》(2024 年)从跨领域的角度谴责了法国电影中黑人形象的缺失和隐匿。
无论是在私人圈子还是职业圈子,有毒的人际关系也是一个艺术家意在探讨的关键问题。如克拉拉·勒梅西尔-让普泰尔(Clara Lemercier-Gemptel)的影像作品《SOMA》(2023 年)中,一组匿名的声音将工作中的精神或肉体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纳达夫·坎德尔,《重庆IV(周日野餐)》,2006年,第17届里昂双年展展览现场 © ADAGP, Paris, 2024,摄影/Jair Lanes
无论这些年轻艺术家来自哪个国家,他们都热衷于强调新一代的关注点。他们随时准备利用传统方法和新技术来创作,唤起人们对这个充满疑问、濒临混乱的世界的关注。然而,正如他们倾向于回顾过去所表明的那样,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将各个时代联系在一起,轻率地跨越了之前甚至是连续的危机时期,从而暗示了一个潜在的更美好的未来。他们似乎有意在其中扮演一个积极的角色。
无论如何,与历史的关系,与过去和未来的遗产的关系,似乎是新一代共同关注的问题。
第17届里昂双年展主视觉
第17届里昂双年展将展至2025年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