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后逛淮海路,00后逛武康路,记忆如何塑造城市?
上海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上海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这些故事构成上海这座城市的灵魂,成为每一位上海市民的集体记忆。12月8日, “城市有记忆,文化有根基——《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新书发布会暨城市记忆文化讲坛”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举办。
记忆是城市更新的人文根基
“保留记忆、激活记忆、创造记忆”,在介绍《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核心内容时,主编俞斯佳以三句话概括,“这本书核心观点是‘记忆是人情味,是以人为本,是城市更新的人文根基’。”
俞斯佳以两组城市图片打开人们对城市的印象,一组是城市新建CBD,高楼拔地而起,却有千篇一律之感;另一组是武汉的黄鹤楼、杭州的西湖、北京的故宫、苏州的园林……无需打出城市名称,大家即可一眼判断。
在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的同时,我们的城市面貌是不是越来越模糊了?那些温情脉脉的城市记忆,又散落在什么地方?带着这样的疑问和好奇,2023年,该书编写组成员开展问卷调查,以长期居住在上海的受访者为主,覆盖了从50后到00后的全年龄段人群,将人们脑海中对上海的城市记忆与城市空间对应起来,探求城市记忆的内涵与价值,观察城市有机生命更新的轨迹,进而思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我们该如何让城市更美好?
上海城市记忆高频词
通过调查问卷,编写组收集了上海城市记忆的基础资料。“每个年龄段对城市的记忆是不一样的。” 俞斯佳举例,50后、60后喜欢逛淮海路、四川路,现在年轻人喜欢的网红街道则是武康路、永嘉路、天平路;50后、60后喜欢去电影院,如大光明电影院,国泰电影院,美琪大戏院,现在年轻人喜欢去博物馆、龙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中心等等,但是二者互相之间也有交集,“所以我们发现每个年龄段产生的城市记忆是不同的,甚至城市记忆在城市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在不断变化。”
上海中心城区范围城市记忆热力图
新的城市的记忆印象和旧的城市记忆的印象一直在变化和发展过程中。在调查基础上,编写组邀请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通过不同维度阐述城市更新、城市记忆方面的真知灼见,并通过商圈焕活、社区营造、城市温度、园区赋能4个板块梳理上海重要的城市更新案例,同时也梳理了部分国内外案例,通过比较总结城市更新当中政策性法规及关键性要素。
最终成书的《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由“1份城市记忆问卷调查、7大运营策略、12位专家访谈、4地政策汇编、34个更新案例、5篇学术论文”构成,图文并茂、形式丰富,希望在城市更新的理论与实践上给予广大读者更多参考。俞斯佳表示,“城市更新要保留记忆、激活记忆、创造记忆,做到为城市存历史、为空间添人文、为未来留美好。”
新书发布
不仅是建筑的重建,更是记忆的传承
“城市更新是城市再生的重要手段,关乎每一个市民的生活,也影响着我们共同的未来。”上海建筑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俊杰表示,“《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城市变迁的脉络,也是一把钥匙,开启我们对城市更新深层次理解的大门。它以其独特的视角提醒我们,城市更新不仅是建筑的重建,更是记忆的传承、文化的复兴、社区的重塑。”
“城市更新备受瞩目,如何进一步提升城市的品质和魅力,吸引着全球的目光。”上海市出版协会理事长胡国强认为《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书写了上海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体现了专家们的智慧和洞见、实践者的思考与匠心,展现一幅幅上海新画卷。这本书也推动我们思考,在更新模式和参与主体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如何让更多人认识到城市更新的重要性和意义,携手迈向明天更加卓越的上海。
同济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吴为民认为,《城市记忆:书写上海城市更新实践》是国内首部全面呈现上海城市更新实践和面貌的著作,深入探讨如何在城市更新中保留历史记忆、实现城市的持续发展,力求向读者普及城市更新的文化内涵,生动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这本书既是学术的也是充满诗意的,他期待与各位专家学者共同挖掘城市更新的更多议题,以使城市更新的作用更加充分,让城市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思考角度
当天,上海市建筑学会第二届城市更新专委会成立,俞斯佳担任新一届城市更新专委会主任,委员由来自相关行业的85位专家学者担任,现场还聘任了李占鸿、王伟强、方旦、李孔三、薛理勇、张松、夏雨等7人为新一届专委会顾问。
在城市记忆文化讲坛环节,袁烽、张松、张宇星、许菁芸4位专家从技术、文化、设计与建造、资金问题等视角分享了当前城市更新领域的热门议题与实践案例。
袁烽分享了城市更新中的技术创新探索。围绕如何用现代新技术介入城市更新这一主题,他以数个典型案例分享了从AIGC到机器人智能建造的发展趋势,同时详细分析了南桥源城市复兴行动计划,这个项目既实现了城市记忆的延续,也体现了建筑新技术的表达,由此为城市更新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他表示,“我们既用当代技术尊重城市的脉络、记忆与历史,也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创作新的时代表达。”
张松以建成遗产和建造文化为主题分享了城市更新中的文化问题。“人创造了环境,环境又创造了人”,他阐述了遗产、景观与资源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从社会属性来看,城市是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文明的积累和沉淀。城市高质量的发展呼唤高质量的建造文化,文化遗产是高质量建造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今天使用、维护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方式,对于高质量建成环境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张宇星以深圳南头古城项目为例,分享了城中村地区更新的一种新思路。他将日常生活和记忆作为一种重要遗产,以“局部微更新+媒介式策展”为思路进行更新改造,采用“整体微更新+局部微更新”的复合性微更新策略,从“散装街区”“改装建筑”维度,将居住空间、办公空间、消费空间、公共空间、展览空间、生态空间、神圣空间、交通空间等八种功能都融入建筑,并以艺术与空间分别作为媒介完成片区的“媒介式策展”。
许菁芸围绕城市更新中的资金问题进行了分享。城市更新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需要寻找“项目财务可平衡、城市公共财政可持续”的模式,从城市更新全过程运作的实操层面来看,一是要量力而行、做好节奏控制,制定整体和可持续的资金策略;二是积极探索压降前期成本的可行方法与举措;三是统筹平衡多方利益诉求,以合理的更新规划赋能价值提升;四是加强多部门管理协同,在确保安全和不低于现状水平的前提下让管控“通一点”;五是通过一段时期的城市运营,提高更新品质,提升资产价值,获取可持续收益。
此次新书发布会为上海国际建筑文化节主题活动,由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上海市建筑学会城市更新专委会、同济大学出版社、上海图书馆阅读推广中心共同主办。